“现在的我们非常需要一条跑道,能让我们先试跑100米,然后1000米,乃至1万米……”
在4月21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光热发电国际高层论坛上,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章颢缤一开口,就直奔“电价”,言辞颇为急切。
事实上,这并不是“电价”第一次成为光热发电行业论坛的热议话题,“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开始讨论电价,”与会嘉宾说,“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有3~6年的投入,产业基础也基本具备,我们认为电价是时候出台了。”
行业从业者对电价出台的期待已趋焦灼,犹如久旱之后盼望一场甘雨落下的迫切。
电价“呼之不出”到底为哪番?
电价的出台就像发令枪,跑道上的赛手早已准备就绪,但却迟迟等不到枪响。
就电价的“难产”问题,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给出了他的观点。
首先,当我们在说电价“呼之欲出”时,我们应该明确一点,是谁在呼?根据今年来我个人参加的各种电网会议的经验,我得出一点结论——电网在真正推动这件事,否则根本无人问津。大家要清楚很现实的一点,我们整个行业的产值不及格力公司的0.1%,行业声音和力量都很有限。虽然我们也在呼吁,但都是在行业内部,而在外面,我们行业的声音只占不到1%,而实际上,电网的推动作用几乎占到99%以上。
图:论坛现场
还有,我们对电价的审批机制了解不足。其实,光热电价和石油、天然气等价格类似,它们的审批过程非常复杂。以张家口示范区为例,首先是发改委价格司各个副司长签字,司长签字,然后是发改委的财经司、工业司等各个专业司的副司长、司长签字,然后是发改委委副主任、主任签字,再然后是21个部委的副司长、司长、副部长、部长签字,之后上交到国务院办公厅,由所有副秘书长、秘书长签字后,再由所有副总理签字,最后总理签字后发布。全部的环节串联在一起,一个环节出现延迟或者未签字通过,则价格不会发布。我们可以了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电价出台后又该如何应对?
据调查发现,65%的人期望电价在1.2元及以上,35%的人希望电价小于等于1.1945元。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电价在千呼万唤终出来后,却并尽如人意该怎么办?国企央企可以因为既定的收益率选择不做,那么我们私营企业呢,我们该何去何从?”光热联盟秘书长刘晓冰不无忧虑地表示,“在电价出来前,我们就应该为各种结果做好打算。”
熔盐产品厂商江西腾达实业集团总裁助理田野也表达了他对电价过低的担心。他提到,不同参数的产品可能产生很大的价格差异,在电价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项目方或将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而在产品采购方面采用质量较差的产品,这将直接影响电站的质量乃至寿命。
除了对出台电价的额度可能“不如人意”的担忧之外,同样值得考虑的是,对于示范项目开发的各参与方,如何才能成功建起我国首批光热示范电站。
“政府应该及时发布示范项目电价,但作为技术提供方,我们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我们可以把示范项目建成并发电,这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根据国外的经验,要按照设计值做到达标发电,这是很难的。就是说一旦项目得到批复,如何进行实际操作,这个准备过程需要达到十分精准的地步。”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多旺坦诚道。
北京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步亮作为设备供应方代表表示,光热示范项目及电价的出台,可以为我们公司带来宝贵的机遇,但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首先,电价一旦出来,我们将有非常多的订单,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设计方案。但是,现在有很多企业对方案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要求,轻率而不计后果。另外,对产品和部件的品质和标准化问题没有足够重视。比如集热管有70、80、90等不同的规格,企业在最开始做选择时应该认识到,应该确保所选规格的产品在电站运行的25年内有替换品,只是一味求新求异,并不利于电站的长期稳定发展。”陈步亮说道。
由此来看,要推动光热电价的出台,需要的不仅仅是业内从业者的齐心协力,更需要协调行业外如电网层面的力量共同推动。在电价出台之后,更需要产业链各相关企业通力协作,共同应对示范项目建设和运维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建设和运营好我国首批示范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