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日前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对投资者表示,长城做电动汽车是为了应对国家油耗限值,他表示:“我们发电主要靠煤电,实际上电动汽车并不节能环保,电动大巴比天然气大巴多10倍污染。”
发展电动汽车,只是为了应对国家油耗限值?虽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业内人士抱有同样的想法,毕竟敢公开说出来的并不多。但如果把整个生态链的环保压力,比如碳排放,都最后折算到新能源车头上的话,那就真没办法去谈这个环保的问题了。
从新能源车进入快速发展周期之后,类似的争议或是讨论就从没停止过,不仅是老生常谈的从煤电转化到新能源车上的碳排放是不是达标,其实还有些可能比这更严重的问题,或许某一天将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会突然爆发出来。
比如,新能源车电池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这不是危言耸听的命题。你相信吗,新能源车即将遭遇资源和环境危机。这里不说环保两个字,而说的是环境。
新能源车很快将面临资源危机
特斯拉建超级电池厂;世界范围内锂矿遭爆炒;中国2020年新能源车产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10多倍——如果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连成一片,得到的判断是,新能源车会不会遭遇资源危机?
一般人认为,充电桩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新能源车本身的技术等问题是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的主要障碍,事实上也确实存在这种问题,如充电桩的布点稀少一直被专家所诟病,不仅在我国范围内,世界上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但这些问题相对于电池问题,就变得不那么棘手了。
想想吧,以新能源车(纯电)为主要发展目标的特斯拉为何会建超级电池工厂?实际上是这家企业前瞻性地发现了问题瓶颈。据说,现在新能源车产能主要是受动力电池(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主要是锂电池)的影响,反过来说,目前市场上只要有企业出产合格的锂电池,分分钟就会被新能源车企拿掉。
怪不得有资本行业的分析师说,前几年国家培育新能源车产业,结果生产新能源车的车企并不见有好的盈利,原先萎靡的动力电池行业倒盘活了。
[pagebreak]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碳酸锂价格上涨了253%,同时,有限的几家控制锂盐生产的企业之间展开了密集的收购活动。锂盐储量集中在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智利和美国内华达州。锂盐生产由极少数公司控制,目前锂的产量和使用量很少,2014年,五大生产国的锂产量为3.5万吨。而且,根据已探明的矿产量,产量提升的幅度有限。相比于石油,这个产量实在太少。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锂矿是有限的资源,其同样会遭遇资源危机,价格大幅上涨就是危机的先前反应。
随着市场对纯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的需求增加,锂的价格还将会上涨。如果市场呈爆发性增长,价格会到哪里?又到哪里去找锂矿?
2014年底,纯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总量的比例仅为0.02%。2015年,全球汽车总销量达到74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达54.9万辆,中国约占其中的4成。想象一下,如果按照中国纯电动车发展势头,再加上特斯拉之类的预订量爆发,电池的资源危机是否马上将要来到?
电池的环境问题应引起重视
推广新能源车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环保。但是,你想过没有,电池同样会带来很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并不是没有这个问题,而仅仅是因为时间未到和废电池量相对很少。
据相关资料介绍,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为20年,一旦用于汽车,经过3-5年的使用时间,就必须报废。据业界专家预测,今年,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累计约为2万-4万吨,到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电池累计报废量,将突破15万吨,达到17万吨左右的规模。
这些电池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回收和处理,将会对地球造成二次污染,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回收动力锂电池的技术路线非常复杂,目前大部分国家尚未建立回收利用体系,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自身,极具危害性。因在处理的过程中,整个程序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这将影响未来的新能源车发展前景。
1块20克重的手机锂电池能够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的水;如果废弃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污染50年左右,以半吨、1吨计的车用锂电池如果被随意废弃?!我国在这方面至今还未立法。
目前国内外专家针对锂电池的安全问题、电池的成本、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的功率密度等,都在深入研究,特别是对电池成组应用及电池的管理系统方面有新突破。这个就相当于延长了锂电池的产品生命周期,实际上缓解了锂电池资源危机和带来的环境问题。另外,一些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其他动力电池的研发也正在积极获得成果中,将来也可能会摆脱对锂矿的依赖。
笔者希望有关方面注意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汽车本身上,而要对电池问题多加关注。对当前的动力电池行业,国家应尽早推行统一的技术标准,整合电池行业,实现电池产业化之路。而且,应该研究拿出相当大的政策资金来扶持电池回收行业,不要等新能源车电池开始进入集中报废周期了,再来考虑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