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期间,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在谈及如何做好动力电池系统时如此感叹。在王子冬看来,从中长期看决定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不是急速扩大的生产能力投入,而是持续积累的技术突破,这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电池成组技术突破。
1新能源企业片面凑数当需反思
在过去的2015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顺利完成国家50万辆的目标,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如此利好的背景下,国家却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出台多项政策减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呢?王子冬认为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行业需要自我反思,在过去的发展中有很多新能源企业在创新和研发上严重不足,不少企业只是在片面的凑数。“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需要保持市场冷静”王子冬说。
王子冬分析表示,国家选定一些城市进行试点,以巨大的财政成本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目的是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应用来检验产品,促进国内电动汽车从幼稚走向成熟。试点就是要从整车、电池、零部件、基础设施、商业标准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来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保持必要的适量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王子冬指出无论形式如何,企业都应该精益求精生产,而不是粗制滥造,不是简单凑数。企业一旦以政府补贴数量为导向,就会把尚未解决的问题与粗制滥造的问题混在一起,分不清真伪,更找不准行业发展的真实问题。
2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自身的质量同等重要
“在一致性的问题上,很多问题不是电池厂的问题,电池厂不一致只占10%,60%是电池组合当中不一致,还有30%的问题出在充电上。”谈及电池一致性问题,王子冬如此定论。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电池生产企业应该把电池的一致性做到±1%的范围内。王子冬解释称,实际操作中电池企业提供给整车企业的动力电池,一致性可以控制在这个范围内,组成后之所以导致一致性相差10%,主要问题在于成组和集成过程中温度不一致,导致电池在工作中效率不同,造成电池出现不一致。此外,电池组的充电方法不合理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在王子冬看来,在电动汽车领域以及所有需要电池成组使用的领域推广的关键是动力电池的成组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动力电池在成组应用时,因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不一致特性,从而导致电池组中某一单体电池由于过充或过放等原因率先失效,形成多米诺效应,致使电池组综合性能下降和电池组被超限使用,严重影响了电池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王子冬指出电池厂承诺的千次以上的电池循环寿命,一般也仅限于单体电池,并不适合于成组电池,这也是国内外电化学界十分伤脑筋的命题。至少到目前为止电化学界仍没找到十分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王子冬的研究中,他认为电池成组技术的关键是管理系统,动力锂电池成组关键与核心的问题在安全与寿命。影响电池安全使用和循环寿命的因素,除了电池自身工艺性和产品质量外,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池成组管理技术。没有完善的电池成组管理技术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便无法保证。因此,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自身的质量同等重要。
王子冬直言,在电池准入标准上,国家标准只是一个门槛,企业自身的标准需要远远高于国家的标准。在新国标、公告等问题上,王子冬建议企业要少些浮躁,多些积累,当前不要看每一支电池的能量密度,而是要看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不能还是拿电池的指标说话,而要拿电池组的指标说话,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从中长期看决定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不是急速扩大的生产能力投入,而是持续积累的技术突破,是越来越强的产业竞争力。是政府补贴政策退出后电动汽车在市场上与燃油车抗衡的能力。在那个时候,能站住脚的不一定是今天的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王子冬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