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月初召开。1.披露新能源督查报告,认定新能源骗补三种方式。2.新能源补贴政策面临完善调整。
1、如何看待和评价骗补现象?如:是否有普遍性?恶劣程度?对行业的影响。我们看到央视曾曝光吉姆西案例,除产销勾结外,行业中的较为严重的骗补手段还有哪些?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骗补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了市场虚假繁荣的假象,而且也令一些厂家盲目扩产,一度造成行业混乱的局面,这将给我国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除了产销勾结之外,利用虚假客户信息、多报销量,也是骗补的手段。
2、有评论说原有的补贴衡量标准,过于粗放?是否可以这样说。请举例介绍。
2015年,国家和地方针对新能源车的补贴300多亿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相差近7万辆。很多新能源为拿到补贴而生产新能源汽车,但是生产的汽车可能压根没有交给消费者。我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粗放,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才让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家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漏洞,大肆“骗补”。
3、新能源汽车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迎来高速发展,可否简要概括下新能源车整体的发展阶段和历程。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预计到2040年,传统的燃油汽车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4、目前行业中还面临的其它主要问题。以及对于未来的概括预计。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盲目发展问题较突出,其中产业散、乱问题等问题突显。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性、核心技术等方面,总体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企业技术研发持续投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