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地热能 » 正文

政策空白 地热能“裸奔”

日期:2016-09-0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郭航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09/09
08: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地热能 清洁能源 浅层地热能

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早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传统能源企业的重视。

据了解,地球热能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其内部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被学界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近日,在“2016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峰会”的绿色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石化(600028,股吧)原副总经理曹耀峰表示,地热资源应在今后大气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地热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的目标。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合计4.94亿平方米,全国地热能供暖实现替代标煤1450万吨;同期地热发电约1.35亿千瓦时,实现替代标煤4.13万吨。加上用于种植、养殖及洗浴等共实现替代标煤2000万吨。经过多年的地热资源开发,我国地热利用连续多年位于世界首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指出,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可利用效率最高,利用系数达到80%,能够在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开发加快

所谓地热资源就是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 ℃,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 ℃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 ℃。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地热由此产生。

据不完全统计,仅12个主要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就高达8532亿吨,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2560亿吨;我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高达860万亿吨,相当于目前全国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中国的地热利用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每年直接利用的能量在近20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地源热泵所利用的浅层地热开发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已跃居世界第二。

当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中温和低温地热资源则以直接利用为主;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热能,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制冷。

相较于发展迅猛的风电、光伏,近年来,我国地热能的发展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而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强大的环保压力,地热能的优势再度被提及,其开发利用的速度也将加快。

一直以来,地热都被用来发电,而忽略了地热的直接开发利用。有分析人士指出,与地热发电相比,地热开发的直接利用有三大优点:一是热能利用效率高达50%-70%,比传统地热发电5%-20%的热能利用效率高出很多;二是开发时间短得多,且投资也远比地热发电少;三是地热直接利用,既可利用高温地热资源,也可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因之应用范围远比地热发电广泛。

“相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地热虽同属清洁能源,但是它不受昼夜温差、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地热能的适用性很强、利用方式多样、运行成本低,这些都非常符合市场对新型能源的呼唤。”中圣清洁能源投资(江苏)有限公司大中国区经理陈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曹耀峰表示,目前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未来将逐步转为以水电、核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为主。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以后的能源结构调整、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重新给予认识和定位。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后,中国对2030年的碳排放强度和达到峰值的期限都做了承诺,预计地热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的目标。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曹耀峰说道。

“对于治理雾霾而言,社会各界已形成共识,就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燃煤锅炉和散煤燃烧是造成雾霾的重要诱因,而利用地热取暖替代燃煤锅炉取暖可以有效减少雾霾。这对于地热的开发利用也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助推力。”中宇资讯能源市场分析师关大利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对于地热能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将扮演的角色,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援引有关数据预测,2050年世界发电结构中清洁能源将占主导地位,其中地热能将占5%以上,并将逐步提高占比。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30万千瓦、220万千瓦和1900万千瓦。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正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但与丰富的地热资源相比,地热利用尚未达到规模。目前我国每年开发的地热能不到年可利用量的千分之五,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替代燃煤的潜力巨大。而地热资源开发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支撑。

[pagebreak]

技术急需完善

据了解,地热能和其他新能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矿产资源,需要进行水文地质矿产勘察,然后通过地热钻井进行开采。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地热资源,比如热矿泉水、蒸汽还是土壤热源,都需要地热钻井,可以说,地热钻井是地热资源转化为新能源被利用的必需手段。

陈海指出,通过钻井,向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索取能源,传输到地上,进行各种地热利用,是非常复杂的工作程序。地热井工程一般时间很长,工程投入资金也很高,但这一阶段的工程关系到地热能开发的成败。从目前来看,我国地热钻井技术还有待于提高。

除了钻井技术之外,我国地热的勘察工作也较为落后。一些地热开发区没有进行正规的地热勘察工作,为了满足商业目的,直接进行地热钻井,虽然有一定的商业式地热资料,却缺乏科学的精度,从而影响对该地区的地热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盲目开采,不但无法达到长期利用收益的效果,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增加开发的风险性。

“由于国家对地热资源勘察的投入不足,全国地热资源的总量一直是个概数,各地区的地热资源状况也大都是模糊的,以至于常常出现部分地区的地热开发和利用已经展开得如火如荼,但该地区的地热资源状况尚未进行勘察和评价的情况出现。”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技术层面之外,我国部分地区的地热开发缺乏科学规划,统筹部署,以致于到后来造成了资源浪费。

有分析指出,由于一些自发的开采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指导,导致开采分布过于集中,而开采量也没有经过科学规划,开采后不进行地下水的补充,最终造成地下热水资源水位和水温下降,影响开采后的收益,同时也破坏了资源存在的环境,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如同蓄电池,可再生是在一定程度下实现的,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合理布局,长远规划。

“一直以来,地热业内就普遍呼吁要科学化布局,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整合特高地热能源利用率,平衡建设成本与后期收益,来促进行业发展。”关大利指出。

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业内人士指出,需要从开展资源评估、建立监测网络、建设开发利用技术支撑体系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仍需政策扶持

要使得地热能获得大发展,只是单纯地提高技术还是远远不够,它更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在新能源大家族里,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相比,地热资源是最现实的且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地热能是非常好的一种能源,但往往没有被认识到,国内的重视程度和普及面远远不够。”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在公开场合多次指出。

汪集旸认为,以地热发电为例,地热发电要发展,“需要摸清地下资源量、突破地上技术。尤其是除了规划还要配套相应的政策和体制,否则很多制约地热能开发的部门利益将难以厘清。”

为推动行业发展,编制“十三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1月委托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专门性地热资源管理法律或行政法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要表现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分散,部门职责界定不清;热能开发存在一些开采无序、利用低效、资源浪费和破坏生态的现象。

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没有明确优先使用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缺乏统一优惠的政策环境;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开发的需求。

多吉认为,地热资源的法律概念模糊,缺乏统一的立法,且存在地热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地热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不利于地热行业的发展。“地热就像是新生的娃娃,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拉一把手才能茁壮成长。”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