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乌兰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乌兰察布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协办的中国石墨烯应用研讨会暨大盛石墨年产30吨石墨烯全球首发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举行。
会上,大盛石墨董事长张彬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共同宣布,大盛石墨首条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及自研宏量制备设备的薄层石墨烯量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年产薄层石墨烯(5层以下)能力已达30吨。
这标志着,中国已经突破了高品质石墨烯的低成本量产这一限制石墨烯产业化的重要瓶颈。
作为一种电学、力学、热学等各方面性能优异的革命性新材料,石墨烯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化工、环境等下游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空间。世界各国对石墨烯研究和产业化愈加重视,我国已将其列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工程之一,2015年11月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然而,面对极为广阔的下游应用市场,石墨烯量产成本高居不下,尤其是5层以内的薄层石墨烯量产成本高企。石墨烯的低成本量产,已成为限制石墨烯推广应用和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关键环节。
如同其他新型材料一样,石墨烯量产成本的降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大盛石墨此次成功将薄层石墨烯量产成本控制在1元/克以内,得益于几项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是掌握上游优质矿产资源。公司不仅拥有探明储量达4650万吨的鳞片石墨矿,品质极高,大鳞片率达73%,且全部可以露天开采,为公司量产高品质石墨烯提供了优质、低成本且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二是高度整合的区位优势。公司自矿产到粗、深加工到最终成品的全流程,将物流、管理等成本降到最低;
三是低廉的电力成本。石墨烯生产制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内蒙古煤电、风电等资源充足,电价为全国最低的几个省份之一,公司所在的兴和县电价在内蒙古又处于较低的行列;
四是全面自主化的自动化产线。公司打通了石墨烯“宏量制备”的最后一道关卡,且开发出了全面自主化的宏量制备设备。
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关注石墨烯应用正在从最初的概念化向产业化转变。此次大盛石墨将薄层石墨烯量产成本降到每克一元以内,有效地打破了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的产业化时的最大瓶颈——量产成本制约,对整个石墨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