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下游需求增长且产能扩张缓慢,自2016年以来,碳酸锂供应偏紧,价格及毛利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状态。2017年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碳酸锂报价依然平稳,电池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1.5-12万元/吨,供应方面也依然偏紧,但仍有货源能正常供应。
基于对碳酸锂行业的看好,2016年开始有大量投资用于碳酸锂标的的兼并购,很多锂产品生产企业都启动了扩产项目,比如坚瑞沃能入主澳洲Altura矿业,比亚迪与盐湖股份等合资5亿成立新公司,*ST江泉腾笼换鸟22亿元收购瑞福锂业,斯太尔、江特电机及瑞福锂业分别启动1.8万吨碳酸锂项目、6000吨碳酸锂技改项目、2万吨碳酸锂项目等。
2017年伊始,又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扩产碳酸锂项目。1月17日晚,赣锋锂业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宁都县赣锋锂业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5.03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7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同样在1月份,道氏技术公布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向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不超过5名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数量不超过26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
公告显示,道氏技术的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位于江西省丰城市高新园区,年产碳酸锂1万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8500吨以及工业级碳酸锂1500吨),同时副产8.76万吨/年石英粉、18.58万吨/年长石,3.04万吨/年氧化铝、1.45万吨/年钾盐、2.55万吨/年硫酸钠,0.28万吨/年铷铯盐。项目建设期为2年。
2月7日,韩国浦项集团举行了工厂竣工仪式。这意味着,其在依靠独自技术开发七年以后,每年可以生产2500吨碳酸锂的工厂将进入实际启动阶段。
浦项制铁方面表示,在生产上需要耗费12至18个月时间的现有自然蒸发式提取锂资源的方法不同,确保了短则8个小时、最长也只需在1个月内就能提取高纯度锂的技术。锂回收率也从现有的30%到40%提高到了80%以上。生产的碳酸锂将供应给制造二次电池的LG化学、三星SDI和制作二次电池阳极材料的浦项制铁ESM。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正处于碳酸锂需求上升、投扩产高峰时期,但如果对碳酸锂市场前景判断过于乐观、自身技术及客户积累都不够的企业也跟随此风,大规模投资也将难以达到预期设想,甚至对公司经营形象造成影响。
一个典型案例是,斯太尔1.8万吨碳酸锂生产线达产时间一再拖延,遭到投资者质疑,有媒体曝光这与其选择了一条完全不成熟的技术路线有莫大关系。
一位长期追踪斯太尔发展的湖北荆州人士胡先生向媒体透露:“斯太尔在青海的厂房我去过,面积大概有20、30亩,里面的设备很齐全,迟迟不能达产,关键原因是技术路线有问题”。恒信融锂业承诺的90%的提纯率规模化生产成本非常高,所以尽管能在试验中生产出样品并通过验收,但量产困难重重。
胡先生对斯太尔的发展路线颇有微词。“斯太尔在卡车发动机上的技术路线要领先于国内另一家发动机厂商潍柴动力,斯太尔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发动机,而不是去搞碳酸锂项目,何况选择了一条完全不成熟的技术路线。作为对比,与斯太尔同一技术路线的潍柴动力近些年业绩却非常的好。”
事实上,除斯太尔以外,从去年至今,也有其他“生面孔”投资扩产碳酸锂项目。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碳酸锂项目的陆续投产及下游客户对碳酸锂品质要求的显著提高,今年该行业的结构性分化就逐步显现,强者恒强依然是行业新生态的主流,低技术、低质的过剩产能必然要逐步退出市场。
对于锂产品生产企业及跨界碳酸锂行业的企业而言,长期坚持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升品质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充分享受新能源汽车时代所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