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半个多月后,国土资源部于6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最新的开采进展:至5月26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连续产气超过22天,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气压气流稳定,井底状态良好。
可燃冰又称气冰、固体瓦斯,学名天然气水合物,经燃烧分解后可释放水和天然气,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神狐海域“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上宣布,中国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质粉砂型可燃冰试采成功,至5月18日上午10时,已连续产气近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
国土部认为中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海域已确定11个有利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已探明验证两个千亿立方米级矿藏,计划未来提高勘查程度,落实资源储量,准备2-4个大型资源基地。
据初步预测,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而根据2011年美国能源部发布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研究报告,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为20万亿吨油当量。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在发布会上表示,为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的产业化发展,会借鉴页岩气开发经验,建议将天然气水合物设立为新矿种(第173种矿产),另外,还要将天然气水合物纳入新兴战略产业目录,制定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勘探开发,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进程;由国土部审批并颁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审批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及划定勘探区块。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表示,中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并无成熟经验可循。2002年加拿大陆域和2013年日本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地质条件与我国差异极大,不能照搬,且储层开采难度最大。据他介绍,本次试采的天然气水合物类型为泥质粉砂型,该类型在全球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占比90%,具有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等特点,且深水区浅部地层松软易垮塌,易发生井漏,开采难度非常大。而国际上开采的均为砂质类型,该类型资源占世界资源量5%左右,且孔隙条件、稳定条件均较好,开采难度是最低,故而无经验可以借鉴。为此,试采团队在防砂技术、储层改造技术、钻完井技术和勘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突破。
此外,因常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材料无法直接应用于天然水合物试采,还需自主研发专用装备、管材、特殊材料等。本次试采所用的自主创新技术装备包括中国第一台4500米级无人遥控探测潜水器“海马号”,和由中集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其为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导,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以及中石油集团和中集集团的全力配合。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公里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