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方法主要根据历史经验通过估算的方法来确定并网
风电场的最大接入容量,主要用于风电场规划,多出现在风电接纳能力评估的第一阶段。该方法常用到2个指标,即风电穿透功率极限和风电场短路容量比。
风电穿透功率极限是指系统能承受的最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系统最大负荷的比,是从全网的角度出发,表征一个给定系统最大可承受风电容量的大小,其值越大说明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越强。风电场短路容量比是指风电场的额定容量与并网点PCC(pointofcommoncoupling,PCC)短路容量的比值。
该指标从局部电网出发,表征风电注入对局部电网电压质量和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决定了网络承受风电扰动的能力。尽管风电穿透功率极限能够很好地反映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但其存在着求取较难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经验数值,或直接利用短路容量比来近似确定风电的最大并网容量。
风电场最大装机容量与电网短路容量的关系,通过算例分析说明根据风电场短路容量比来确定风电最大装机容量这一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指出,风电场的最大装机容量与电网阻抗角和风电场功率因数也相关;并网风电场最大装机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并阐明了衡量风电场装机容量的2个评价指标—风电穿透功率极限和风电场短路容量比的具体含义。
虽然工程化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简单方便,但由于系统的运行方式多变,利用工程化方法确定系统的最大风电装机容量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在实际应用时,该方法可与其他几种评估方法相结合,作为其他方法评估结果的边界条件。例如,在利用数值仿真法确定风电场最大装机容量时,可以将工程化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作为数值仿真时风功率出力水平的选取依据,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风功率,进而确定该方法下风电场的最大装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