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致力于
生物燃料发展的企业,诺维信曾助力多国生物能源的发展,中国也是其中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诺维信就进驻了中国市场,并且是在华投资较多的外国企业。有业内人士人认为,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后,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了解外国企业对中国燃料乙醇市场的看法与期待,本报记者采访了诺维信丹麦总部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执行副总裁蒂娜·法诺。
中国能源报:您如何看待燃料乙醇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蒂娜·法诺:中国一直致力于
清洁能源的发展,对此,中国政府也做出了很多承诺。我认为,要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多种解决方案相结合,而生物燃料正是其中一部分。
2000年左右,在中国开始大力推动生物燃料发展之初,诺维信就和中国许多高校及国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了以木薯为原料的乙醇燃料,今年还推出了新型酵母菌。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近3-4年,我们新建了很多生物燃料工厂。
诺维信一直都非常看好燃料乙醇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我们预计,中国市场对燃料乙醇的需求量会持续增长,短期内增长量或达到目前的5倍。
未来,燃料乙醇还将和农业、能源、交通、环保、工业等领域相结合,针对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更多定制化服务。相信在产学研的助力下,这些解决方案会越来越成熟,或将同数字化平台相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打包”服务。
中国能源报:诺维信在拓展中国市场方面有何打算?
蒂娜·法诺:一直以来,诺维信非常关注中国市场的需求,从客户、市场出发,力求打造适应中国本土的产品。去年9月,我们还举办了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争开发出更多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助力中国尽早实现E10目标。
随着中国生物燃料产业的不断成熟,将会有更多公司加入其中,致力于技术的升级和突破和新型产品的开发。未来,整个市场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也会越来越高。
我们也将充分运用在中国积累的研发资源,与更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继续推进生物燃料大规模生产,深耕中国市场,借助在全球市场上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
中国能源报:在中国,燃料乙醇如何同农业更好地结合发展?
蒂娜·法诺:对于中国来说,首先一定要在保证农业用地,同时还不能忽略工业技术的升级,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原料使用率。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将会出现基于本地化液体生物燃料供应体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而,在区域实现基于液体生物燃料的循环经济的生态闭环。
目前,乙醇燃料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随着燃料乙醇的不断推广,在促进城市绿色出行的同时,还将有助于农村地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国外的燃料乙醇的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给中国带来哪些借鉴?
蒂娜·法诺: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美国是生物燃料产业的最大市场,占据了85%左右的市场份额。美国的燃料乙醇主要以玉米、甘蔗为原材料,在其市场发展之初,诺维信便参与了基于玉米原料的一代乙醇生产工作,现在又参与了基于甘蔗渣和玉米秸秆的二代燃料乙醇的研发项目,并为其提供包括数字化在内的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其实,美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并不是持续稳步提升的,而是在2010年开始迅速增长。最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已趋于平缓,年均增长率仅为1%-3% 。目前,美国生物燃料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
基于欧洲人偏爱使用生物燃料的传统,欧洲也是生物燃料产业生根、发芽的沃土。此外,近期拉美市场的增长也很迅速,巴西等国后来居上,发展潜力巨大。诺维信也参与了这些国家燃料乙醇的项目,并提供相关包装及咨询服务等。
我认为,不管是美国还是巴西,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出台,这些文件让技术和具体实施路径有了保障和衔接,并且还能配套各层面的工作。立法和政策可以说是打开市场的第一步,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适用,可以促进市场形成良好的供应链、打造优质生物燃料的操作平台。
相信在短期未来内,中国市场也将后来居上,迎来生物燃料发展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