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2018中国
能源企业创新力榜单发布会暨能源创新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中国
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为新能源投资类的入榜企业颁奖。石定寰认为,新能源投资企业在新能源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新应用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引领了能源建设、能源革命不断深入。
然而,这些新能源投资企业在投资方向上各不相同。华能新能源、龙源电力偏向于投资风电,三峡新能源、林洋能源在发力光伏,中广核新能源选择
海上风电,正泰新能源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华电福新则更注重天然气发电,这些选择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投资逻辑和运营理念呢?
华能新能源:符合公司资本金收益率才会投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能新能源”)是华能集团旗下专注于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与经营的企业,成立于2002年11月,2011年6月在香港上市,一直秉承清洁能源的理念,以风电开发运营为核心,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华能新能源发展速度在业内屈指可数,截至目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已接近1200万千瓦,其中风电资产约占90%、光伏资产接近10%,主要以集中式发展为主,分散(布)式正逐步开拓。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坤表示,华能新能源一直秉持项目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的理念,国有企业对保值、增值以及快速增长有要求,只有符合公司资本金收益率的项目才能去投资。针对新能源项目,不会因为新能源种类而去选择风电、光伏或是其他新能源,只要是满足资本金收益率的项目都会去尝试,进行实验、开发、建设。华能新能源装机规模偏重风电资产,并不是对风电偏好,而是市场择规律的选择,同时结合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共同产生的结果。
丁坤表示,新能源行业发展未来前景是无穷的,形式是多样的,全球在对风电、光伏、地热、海洋能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进行大力开发研究,现在无法判断未来究竟哪种形式的新能源才是成本最低的能源,才是前景最好的。这需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发出更新的技术,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华能新能源会继续通过技术的进步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发电能力,提升项目盈利能力,仍然会坚持效益优先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
龙源电力:减少限电和运维成本,增加智能运维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源电力”)成立于1993年,当时隶属于国家能源部,后历经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划归国电集团,2017年归属于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龙源电力是国内最早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2009年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新能源发电企业。
龙源电力在全国拥有300多个风电场、8个光伏电站和2个火电企业,以及生物质、潮汐和地热等发电项目,业务分布于中国32个省市区和加拿大、南非等国家。截至2017年底,电源总装机容量达20520兆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8395兆瓦,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滨泉表示,虽然风电、太阳能边际成本为零的概念很吸引人,但发电能力却是无法控制的,毕竟都是靠天吃饭的,所以就要努力让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量最大化。近几年在行业呼吁和电网侧努力下,限电比例大幅度下降,龙源电力今年限电比例同比下降了约5%,电量提升幅度较大。
龙源电力有1800多万千瓦风电,大部分是2015年建设完成的,虽然那时候成本比现在更高,但当时政策补贴更好。针对这些存量资产目前的办法第一是减少限电,第二是增加智能运维、减少运维的成本,来抗衡今后的竞价和市场开放,但是存量资产毕竟有限,呼吁国家对以前开发的存量资产保持政策上的连续,不要伤害这部分由原来高投入所带来的效益。
对于增量资产,国家能源局下发了竞价政策,发电企业非常欢迎,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风电的未来,就没有风电健康的发展。根据经验,在中东部2200小时的地区可以做到平价上网,非常有信心跟火电竞争。在国外,龙源电力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和南非的项目目前运营的非常好,下一步将在东欧和南美洲进行项目开发。
张滨泉认为,中国风电制造业在降低成本上做出很多贡献,中国风电的创新走在了世界前列。欧洲传统的风电风资源状况很好,风速比较大,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低风速、复杂地形、湍流区、剪切风带,但中国制造企业非常争气,不断创新风机、优化投资策略,降低了风电场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现在风电开发经常碰到如青山绿水、林地保护等环境保护问题。有些自然保护区是刚刚划进来的,但原来已经开发了一部分风电和太阳能,严格执行政策有些风电太阳能就要被拆除了,但这件事不仅缺乏政策上的依据,法律上也值得探讨,而且是先建后划定的保护区,希望政府给予考虑,风电和太阳能对环境破坏是非常微乎其微的。关于林地保护的问题,龙源电力有些风电建在林区,安装、维护期间开辟了道路,使得当地居民有了通行的渠道,让原本没有道路、居民交流困难的状况得以改善,也为周围城镇居民夏季来休闲旅游提供了渠道,青山绿水不应该是保持原始环境,而是良好开发的青山绿水,和开发风电和太阳能并不矛盾。
华电福新:坚持发展天然气发电不动摇
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福新”)是华电集团旗下发展清洁能源的主要平台,2012年6月在香港上市。是华电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和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和海外发展的生力军,坚持走多元化、清洁型、高效型能源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上市公司。
目前华电福新装机总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并不是完全都是新能源,拥有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分布式、煤电、核电和生物质能等多种发电类型。风电和光伏总装机接近900万千瓦,水电约26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已建成60多万千瓦、在建150多万千瓦,明年气电将超过200万千瓦,同时也投资了核电和生物质发电等项目。
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文彪表示,天然气板块是华电福新非常重要的板块,天然气发电是电力供应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现在天然气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气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在未来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气电,气电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林文彪表示,近几年华电福新主要在两个方面拓展天然气发电,一是天然气分布式领域,天然气分布式坚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可以根据我国的特点进行分布式定制,可以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天然气。目前在广州大学城打造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分布式项目,今年还要打造几个,上海迪士尼乐园,以及去年在上海举办的国家首届进口博览会场馆都是由华电福新打造的天然气分布项目。
二是重型燃机的开发,华电福新正在建设9H级单机容量60万的燃机,是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燃机。华电福新坚持天然气分布式和重型燃机两条腿走路,对天然气未来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
林文彪建议国家在产业政策的连续性上进一步的探索,同时对新兴的,高能高效的产业,在发展初期阶段有相关价格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产业更加稳健、高质量的发展。他认为,随着国家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市场在配置天然气资源方面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峡新能源:未来要与储能相结合,形成多能互补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三峡新能源”)前身是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2008年10月,并入中国三峡集团。2010年6月,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正式改制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近年来,三峡新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稳健发展中小水电业务,探索推进光热、增量配网、燃气分布式能源、风电制氢等新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风机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为主体,中小水电、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截至2018年6月底,三峡新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产及在建的风电、太阳能以及中小水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过700亿元。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刘姿表示,2018年12月29日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成功并网,这是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这是光伏行业平价上网里程碑的事件,这是所有新能源人用智慧和汗水换取的,由技术创新、降低技术成本带动了设备成本的降低,带动了过去十年新能源高速发展,甚至改变了整个能源的格局。
在目前电价退坡的大趋势下,在互联互通共享的环境下,风电和太阳能成为了挑战传统能源最有力的能源品种和形式。但是风电和太阳能毕竟是间歇性的、不稳定的新能源,真正成为替代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电网需要的平衡不是电量的平衡,而是负荷的平衡,从电能质量上对24小时连续供电有很强的要求。
仅仅降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探索平价之外,在电能质量上的提升。解决了如何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如何与其他能源形式进行多能互补等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传统能源的替代。三峡新能源一直关注这些领域发展,也成立了创投基金,希望在成本上有更好的优势,特别是储能行业的发展,三峡新能源在青海的风电项目上应用了储能单元。
刘姿认为目前新能源受到的挑战很多,一方面是市场化交易和限电,使新能源运营边界条件并不清晰;补贴的效率比较低,很多企业感受到了资金流转的压力;同时建设发展速度比较快,很难规范,面临政府的监管、处罚,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工程建设质量有待于时间的验证,还有诸多新的概念,如分布式能源、绿证、配售电也给新能源行业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刘姿希望每个新能源企业能结合自身的条件、优化运营的策略,要在把新能源做成替代能源的运营上下工夫,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避免投资项目亏损。要共同探讨集中监控,探索集中化的管理来提升运营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把新能源这条比较艰难的道路走好。
中广核新能源:把海上风电作为双海战略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前身是中国广核美亚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是中广核四大经营板块之一,从2006年开始进入新能源市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总装机1735万千瓦,以风电为主,光伏约425万千瓦,小水电约20万千瓦,整个新能源装机量在中广核仅次于核电。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齐放表示,中广核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打造了包括成本管控、工程建设、后续运维管理等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以行业标杆为基准。
受到福岛事件的影响,中广核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新增一台机组核准了,集团压力也非常大,国资委有发展指标考核,中广核只能把希望放到了新能源板块。海上风电作为中广核集团双海战略——海外和海上,是中广核新能源重中之重。
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进入时间较早,2015年投入运行的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无论是前期的开发、后续的设计、工程运维等积累了很多经验,2018年利用小时数超过了3500小时,比可研预计的高出将近一千小时。通过如东的项目坚定了发展海上风电的信心,目前100万千瓦在建,今年新增核准的海上风电超过1000万千瓦,今年新增储备的签订海上风电资源超过1200万千瓦,中广核把海上风电作为双海两大战略之一的战略定位是很明确。
齐放认为,2019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和2018年区别很大,受5.18政策的影响,广东、江苏等涉海省份在大规模核准新的项目,实际上按照原有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要求,这些项目是不具备开工条件的,2018年是抢核准保电价,201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静下心来应对核准后时代,项目核准了但是距离开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何保证2019年全部开工是需要做的。
中广核把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因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不存在消纳的问题,况且海上风电本身的资源禀赋要比陆上风电更好,这有很大的前景,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海上风电成本降低的趋势很明显,例如沿海城市风机在当地制造,大幅降低了成本,风机技术的进步也非常快,10兆瓦的海上风机陆续会推出,规模效应也容易凸显。海上风电应该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去推动。
齐放表示中国海岸线就这么长,虽然福建的风资源最好,但是各省支持力度不一致,广东在政府支持力度上比较大,江苏、浙江也做的很不错,但有部分沿海省份相对来说没有这么积极,所以从选址上来看要综合考虑。
深圳能源:新能源+城市燃气+环保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能源”)前身系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于1993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业股份公司。
截至2018年9月,深圳能源总资产836亿元,净资产266亿元,总装机容量1219万千瓦,产业布局拓展至国内22个省市及非洲加纳等海外地区,积极拓展新能源产业,2010年首个风电项目并网,2012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零突破,2014年实现水电零突破,目前已投产9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88万千瓦风电项目、82万千瓦水电项目,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提高至57%。
在大力拓展电力主业的同时,深圳能源坚持最高环保标准,以垃圾处理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能源环保产业,目前已建成投产深圳、武汉、福建龙岩、广东潮安、山东单县等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9050吨,排放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深圳标准。其中宝安垃圾发电厂日处理能力420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排放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集团在建筹建垃圾焚烧项目12个,全部建成后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30750吨。
深圳能源集团也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英峰表示,深圳能源在90年代后期进入环保领域,到2004年以后又进入了燃气领域,现在基本板块是在电力、环保、城市燃气三大板块运作。电力从2004年提出了向低碳电力供应商的转型,现在总装机煤电占30%、气电占30%、新能源占30%,剩下10%是水电及其其他类型。
李英峰认为深圳能源在新能源方面投资的优势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成本上,有很好的资本运作的过程,上市公司有很好的资信,也获得了很好的资金支撑,比民企有一定的资金优势。二是管理链条上,深圳能源作为地方企业,高效运作,扁平化管理,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成立了很多平台型的公司,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速度,特别新能源发展这几年,集团上下是全力支持的,一旦选好项目,行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三是运营非常灵活,可以自己运营,也可以交给专业机构运营。地方企业没有央企这么大的规模,在摸索总结中随时可以改。
李英峰希望深圳能源继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对未来新能源新技术有一定的投入,要紧紧抓住新能源的技术,把它转化成为产业。希望和央企、民企以及所有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在海内外共同发展。
正泰新能源:聚焦优质工商业资源,推进户用光伏和市场化交易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正泰新能源”)是正泰集团旗下集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系统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正泰是典型的民营企业,最早在做低压电器起家,后来进入输配电领域,又进入清洁能源领域,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竞争力的逐渐提升,正泰在光伏领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主要是在分布式光伏大型地面电站和农光互补电站,目前正泰新能源累计投资建设光伏项目达到4000兆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达到1800多兆瓦。特别是在去年5.31政策出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在去年下半年实现了50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对政策做出了很好的适应。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崇卫表示,5.31政策对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国家补贴退坡的力度以及时间节点都超出想象,这个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市场手段,以及国家非财政性政策的支持。去年年底,国家能源局陆续出台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正泰新能源在分布式发电方面的战略没有变化,将持续大量的投资,只是在具体的行动上发生了一些转变:
首先会主要聚焦在优质工商业资源上,去补贴之后,分布式发电项目的收益将更多的来自于电力用户能够及时交纳电费的稳定性上,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用户经营的情况、履约的能力,对整个项目持续长期的经营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行业和企业慢慢的退出,以及全社会对清洁能源的认识程度的提高,在分布式市场中也将发现越来越多优质的工商业资源,今年正泰新能源会聚焦优质的资源上,持续把分布式光伏做大、做优、做强。
第二,今年将持续推进户用光伏系统的发展,正泰新能源户用光伏从2017年开始起步,经过2017年、2018年两年高速发展,已经在全国累计实现了10万户居民、总规模达到500兆瓦,在浙江、山东、河北等地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接下来国家政策或对用户有一定的倾斜,以及户用光伏在光伏扶贫上的支持,正泰新能源将在户用光伏租售上面继续扩大市场,加大投资。
第三,正泰新能源将充分利用电力改革的机遇,创新商业模式,在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方面来做工作,如增量配网,增量配电网的推广,特别是第四批已经在申报过程中了,在增量配网里可以加入大量的分布式光伏。19号文提出对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进行试点,接下来会出台具体的政策,切切实实的进行推动,去年全国报了35个试点项目,今年应该会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试点可以很好的把屋顶资源和电力用户的负荷资源进行匹配,原来大量的屋顶是没有用电负荷的,这些项目以前都是全额上网,但是去补贴以后这些项目全额上网是没有收益性的,但是有分布式试点交易会让这些屋顶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林洋能源:首选中东部能够上网的项目 2019将转向海外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洋能源”)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知名的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终端产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电表及AMI系统、 LED及智能照明系统、能效管理平台及节能服务、光伏组件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分布式电站运营平台、微电网系统等,涵盖了智能、节能、新能源三大领域。
林洋能源从2004年开始做光伏,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卖给了韩华,2010年退出了光伏业。2014年中国分布式市场发展了起来,林洋能源看中了终端市场,2015年抓住契机,开始进入了光伏电站的投资。
江苏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顾永亮表示,林洋是上市公司,之前负债率很低,约20%左右。通过资本市场优势,在2015年、2016年两次定向增发,融到了资金投入了光伏电站,在2017年又募集了发债、债转股,目前的负债率约40%左右,但部分债券转成股后,负债率又降低了很多。三年投资电站过程中,拥有了1.5吉瓦的光伏电站,资金来源比较充足,没有通过银行高利息借贷,资金非常好。
投资光伏电站,地域的选择是需要慎重考虑的,经过林洋能源董事会和战略投资委员会的考量,当时所有企业投电站都往西部投,但是林洋能源没有选择在西部,全部投在中东部,这样很好的避免了限发现象,所以1.5吉瓦光伏电站中,除了内蒙古的100多兆瓦的集中式电站外,从来没有限发。可见地域选配和投资类型上是非常慎重的。
在投资电站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项目需要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审核、评审,最后进行投资,什么时候开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保证不能有风险,否则到时候一圈红线划出来,这个投资就全部打水漂了。
顾永亮认为,2019年需要对资金进一步管控,随着2018年的531政策,光伏市场严重重挫,应该适当调整市场,首先要确保能够达到指标,能够上网的项目才进行投资。2018年的指标是和中广核合作的,林洋能源做了200兆瓦的领跑者项目,主要是以产品和电站EPC为主。2019年应暂缓国内的节奏,因为国内市场并不清晰、政策也并不明确,开始转向海外,林洋能源在海外融资、资金上已经做了先期的工作,已经在标普对国际资金进行评级,林洋能源已经拥有了两亿美金的授权,正对到底投资哪个项目进行慎重讨论。
2019年,在国内电站项目上,林洋能源还将继续矢志不渝的投资光伏,将通过六个维度带对投资风险进行管控,让电站实现最大的发电量,发电成本达到最低。第一个维度是利用林洋能源本身市场优势,在众多项目开发中选择能够开工的项目,投资损失最低的或者回报率最高的;第二是成立了研究院,对每一个项目量身定制,不断进行设计,根据双面的特性,角度、发电量都要算的非常清楚;第三是坚持高效组件为主;第四是对整个EPC施工队建设;第五是运营维护,要保证后续收益,林洋能源有几百人运维队每天通过在线考量,进行太阳能一体化管理;第六是资金,当合作伙伴电站需要投资时,林洋可以做EPC,也可以作为融资租赁公司为其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