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由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70%;水力发电、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占据25%居于第二位;两者共同支撑了我国95%的能源消费结构。光伏以及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只占据不到5%的比重,所以近年来,我国对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尤其对
生物质发电工程的补贴力度空前绝后。
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能源极为丰富,每年大量的秸秆、林业废弃物、牲畜粪便等材料相当于20亿吨煤炭,而目前我国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率还不足10%。生物质能源属于低碳资源,相对于煤和天然气,秸秆、牲畜粪便进行能源转化时,排出的废气和污染物极少,并且资源可以再生,一定程度上是“用之不竭”的。
随着国家对生物质发电的大力扶持,以凯迪为首的生物科技公司借机加大投资力度,一举建立47家生物质发电厂。截止2018年底,累计发电量达到1760MW,仅2018年上半年就生产电力达16.72亿瓦!然而看似光鲜的数据却被盲目扩张所留下的隐患打败,由于扩张速度过快,凯迪公司使用了数百亿有息贷款及第三方借贷,另一方面因为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以及售卖电力所得的盈利尚不足支付开销和偿还利息,所以即便2017年凯迪就开始进行资产瘦身,但是依旧没有阻挡危机的爆发。
资金链断裂对企业而言是致命的
凯迪公司成立于1993年,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凯迪公司估值达数百亿,2018年上半年,凯迪公司营收13.95亿,净亏损9.61亿。连年亏损逐渐压垮了这个百亿级的庞然大物,2018年下半年,凯迪旗下大部分生物质电厂无法正常运转,纷纷停产。债权人为自身利益纷纷上门讨债,并且对凯迪采取了财产保全、账户冻结等措施,导致凯迪再无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以及维持生产。
2018年8月,凯迪股东大会通过了打包出售140亿资产的方案,目前凯迪处于相关审核工作中。一个由政策大力扶持的百亿级上市公司,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凯迪的失败,对国内新能源市场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必须反思这其中的缘由,否则国内生物质发电产业将迎来寒冬期。凯迪的失败无非两点原因:
生物质发电有助于减小对石油的依赖
1. 政策“揠苗助长”
由于政策扶持并不是循序渐进,而是在某个阶段忽然加大力度,导致整个行业处于“过激”状态。由于看中补贴力度,众多企业在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情况下,导致实际运作中问题不断,最终一系列“小问题”变成了摧毁千里之堤的“蚁穴”。
2. 盲目扩张,资不抵债
受益于“绿灯”照顾,凯迪不顾后果的疯狂扩张,导致资产日益臃肿,导致不能合理的开展业务和使用资源。缺乏对市场行情和营收的评估,使公司无法偿还高额的债务利息,最终给企业带来无法承受的负担,以至于到了“变卖家产”偿还债务的地步。
新能源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政策的补贴、扶持不能简单地“给钱”和“一刀切”,要遵循客观的市场环境,循序渐进,稳步向前。急功近利往往伴随着失败,任何新兴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夯实的基础,进而完成“裂变”,达成遍地开花的理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