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法国和德国两国财政部长在巴黎宣布将共同成立一个电池制造项目,希望以此来加强在电池生产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竞争。
据了解,这项预算为50亿至6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80亿-456亿元)的动力电池制造项目,将涵盖从提取原材料、电池生产到电池回收利用的方方面面,计划首先在法国设立一个试验工厂,并陆续在法国和德国正式建立两个电池生产工厂,每个工厂雇用约1500人。该电池制造项目投资中的约40亿欧元将来自欧洲的私营企业,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能源公司。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表示:我们不仅要满足欧洲汽车行业对电池的需求,也想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所以希望电池的“欧洲制造”,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应用到电动汽车和其他移动设备上。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迅速,动力电池产业也随之兴起。在全球,各动力电池企业早已展开了较量,而欧洲的动力电池产业相对落后。
图1
2018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行榜前十的企业分别是松下、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天津力神、比克电池和亿纬锂能。
图2
2017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行榜前十的企业分别有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沃特玛、LG化学、国轩高科、三星SDI、北京国能、比克、孚能科技,其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7席,总销量远超日韩。
从近两年的动力电池企业销售排行榜可以看出,如今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基本被中日韩三国所瓜分,而中国企业扮演着异军突起的角色。汽车电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动力电池在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内燃机在若干年后或许会退出历史舞台,纯电动车或许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动力电池,而电池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体验,因此,未来的新能源车全球竞争,得电池者,得天下。
争夺配套用户,稳定阵地是所有动力电池企业的一大考验。目前,从全球领先的电池企业排名来看,这个致力于在欧洲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并且强调为欧洲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服务的产业联盟,从某种程度说有点姗姗来迟。不过,考虑到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承诺在未来5年推出一系列新款电动汽车,他们的这些做法是明智的,不仅能够为欧洲汽车行业提供在未来具有竞争力的电池技术,同时还能减少对亚洲供应商的依赖,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未来,谁将保持领先优势?在同等竞争环境下,中国崛起的动力电池企业能否高枕无忧?欧洲动力电池企业能否成为后起之秀?在这场竞争中,稳定版图,甚或划定更大的版图要依赖于各个国家的政策、企业的发展策略、技术路线、甚或至全球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