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行业政策法规 » 新能源汽车政策 » 正文

有资质却不造车的新能源车企,所谋为何?

日期:2019-08-14    来源:汽车维基

国际新能源网

2019
08/14
13: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造车资质 新能源汽车 生产工序

   随着造车资质大门的关闭,中国巨头新能源生产资质的车企数字停留在了18家: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康迪电动、江苏国新新能源和山东国金汽车。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绞尽脑汁想进来,而城内的人却各自打着小算盘。据【乐见汽车】观察,在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18家车企中,包括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不知名的车企。传统车企在获得资质后安安稳稳造车,但造车新势力有的自身实力不足只能为他人代工;有的企业也只为获得资质,先占住造车资质的名额再去招商引投资;而更有甚者拿到资质后基本等于浪费,也不为其他车企代工,也不被投资,在造车这条路上越走越“迷”。
  代工也有“坑”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造车资质很少,但造车新势力还是在不断的进入这个市场,这也催生了新的造车方式:代工或合资。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早日造车,早日量产。但更令人疑惑的另一种情况却是:拿到造车资质的企业,直到现在还未能有所动作,甚至比代工造车的企业进度还缓慢。
  其实,国家早有规定,在下发造车资质后,如果因产能不达标等问题没有达到申报标准,那么生产资质将被收回。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造车不是难事,产能的目标很容易达到,但是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却是最难的一部分。
  在获得造车资质中的企业中长江汽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在第二顺位拿到造车资质后,频繁出现“停工”“欠薪”“无法造车”等消息,一度成为骗资质的造车企业。
  长江汽车的“专业”本是生产客车,转型后被五龙电动车注资重组,才有了如今的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但今年杭州长江公司却屡次被告上法庭,其中有不少是拖欠零部件供应商货款的合同纠纷,这些零部件包括模具、汽车内饰、金属材料、车载空调等,并且在无法提供供应商资金款和员工工资均难以支付的情况下,汽车生产也已经陷入了停滞。很明显,长江汽车的资金供应链已经断裂,无法继续维持未来的生产支出。在这种情况下,长江汽车未来的出路已经变得一片黑暗。
  虽然长江汽车前途未卜,但是被坑的最惨的其实是另一个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零跑汽车作为一个没有生产资质的车企,在今年年初已与长江汽车签订代工协议,成为造车新势力间互为代工生产的典型案例。不过,在长江汽车停产之时,零跑的代工也将出现问题,何时才能量产下线至今还是迷。
  “资金”>“资质”
  敏安汽车成立于2015年,位于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为1.3亿美元,主要股东分别来自台湾、大陆、香港,包括展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和实益(中国)有限公司,三者分别持股20.25%、20.25%和59.51%。其中,淮安开发控股公司为国资背景,展图是台湾敏实集团全资子公司,而实益则是敏实集团董事局主席秦荣华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因此,敏安汽车的实际控制人是秦荣华。
  如果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或许听说过秦荣华的名字,他曾经登上过福布斯台湾富豪榜,但是在造车方面,眼光好像没有那么精准。
  2018年第四季度,敏安汽车发布了首款量产SUV车型,并宣布旗下品牌命名为“澜图”。但是实际上,敏安电动基地已经多次被爆出“缺钱”的情况,并且普遍认为“澜图”也只是敏安为了引投资而发出的概念车型,毕竟敏安目前还未准备对消费者销售旗下的任何一款车,而是面对网约车动起了心思,并已经宣布将建立网约车平台。
  有了资质,就意味着可以开辟一条代工的生财之路。甚至可以“待价而沽”,把握好时机卖个好价钱,运作得当的话可以赚一笔,不至于血本无归。而敏安在得到资质后并未对其他造车汽车代工,或许是不想赚这份钱来取代自己的未来市场,或许是敏安根本不具备造好一辆车的实力。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必须要迈过资质、资金、产品力、商业模式和产品宣传等这几道坎,才能活下来。而现在的敏安汽车在第二道坎上已经出现困难,想翻越第三道坎已经是难上加难。
  前路茫茫无绝期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早的一批“领路人”,知豆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在短小的车身上却能改变用户的日常交通出行,并且还带有新能源的光环,让知豆成为市场中的一抹新鲜色。
  但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后,知豆在产品优势上彻底沦为劣势,并且在转型升级上没有产品规划使知豆的近况越来越艰难。同时,知豆汽车因未能如期支付2亿多元的公司贷款及相关利息,被有关部门公示为失信人。而从公示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3月这短短几月时间里,知豆汽车就发生多起股权冻结事件,合计金额高达13.2亿元。这让知豆的未来发展打上了一个彻底的问号。
  作为第十四个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深圳市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陆地方舟”)已经开始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作为低速电动车发展而兴起的新能源,陆地方舟从品牌到产品就饱受质疑,并且直至现在新能源乘用车还未见踪影,现在的陆地方舟却又开始做起新能源物流车。
  陆地方舟官方平台曾提到,自2016年以来,陆地方舟物流车仅在深圳累计投放数量超过5000辆,全国累计投放超过10000辆。所以,对于消费者以及用户来说,这些物流车无法被大众所发现,即使投放100000辆园区物流车,都与陆地方舟的乘用车毫无关系。可以说,陆地方舟在得到新能源汽车资质后,“偏门”成了它新的战场。
  在造车资质日益珍贵之时,还有上述小部分的企业未能把握住这一市场。这其中有资金的关系,有产品的关系还有企业的规划问题,不得不说,造车是一件需要认真也漫长的过程,如果自身具备实力,便可以留存于世,如果只是为了“蹭热度”,中国的汽车市场也不会让它任性而为。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