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风能资源 » 正文

全州风电产业发展“零的突破” 四川凉山70年奋斗激发出磅礴力量

日期:2019-08-22    来源:凉山日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19
08/22
11: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电产业 新能源产业 风电叶片产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70年沧桑巨变,70年春华秋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大步迈进。
  7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大山深处、一穷二白的凉山实现了“一步跨千年”。如今的凉山,530余万各族群众,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斗志昂扬、奋勇前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众志成城“迈步奔小康”。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宏观展现凉山综合发展成就,系统展现各县市和重点行业建设成就,细微展现普通百姓生活变化。
  回首光辉岁月、展望光明未来,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凉山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区。”1950年凉山解放,1952年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州,1955年4月15日,根据宪法规定,凉山彝族自治区改为凉山彝族自治州。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成为凉山历史上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凉山从政治形态、人身自由、经济发育跟上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在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下,凉山“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且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
  如今的凉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70年,从1952年0.44亿元到2018年达到1533.2亿元,凉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75.8倍。2011年实现了总量跨千亿元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跃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前列,由此进入全省“千亿俱乐部”方阵。
  凉山“一步跨千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此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年轻的自治州沐浴着党的阳光,在各项惠民强州政策支持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让凉山告别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
  凉山是资源富集的“宝地”、大国重器的“基地”、民族文化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福地”和康养旅游的“圣地”。凉山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五大优势资源富集度高、组合性好,开发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特色产业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和政务环境优势三大优势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项项惠民政策,让凉山各族群众获得感越来越明显;一串串可喜的收获,让凉山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凉山人为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凉山的巨变凝聚了党中央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关怀,是党的民族光辉政策为他们带来了无限温暖!
  从纵向比——凉山州GDP从1952年0.44亿跃升至2018年1533.2亿。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如今,凉山州一天的生产总量超过建州时期全年的生产总量!
  从横向比——1952年凉山州的经济在四川省排名中微不足道。如今,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304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元增加到12548元,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水电产业、苦荞麦产业发展规模世界第一,茧丝质量、桑葚产量质量全国第一,烤烟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是全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桑蚕茧、苦荞麦、马铃薯、花卉、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盐源苹果、金阳青花椒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西南苹果第一大县、四川花卉第一大县、四川铜业第一大县等“落户”凉山,凉山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均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前列。
  凉山成绩是干出来的
  近70岁的凉山是一个成熟的凉山,近70岁的凉山又是一个年轻的凉山。
  自治州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在探索中前进,在奋斗中谱写华章。从刀耕火种到规模农业,从铁匠铺到工业产业化,从一穷二白到脱贫奔小康,从驿站到城市,17个县市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正快速推进,正在步入跨越式发展、脱贫奔康的“快车道”。
  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了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步伐,不仅使自己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得以体现价值,更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不再是传统农业了,月月有花有果,西昌农民葡萄亩产出8万元以上;不再卖包谷棒子了,高科技玉米种子撒遍凉山大地;不再守着大凉山秀美山川过穷日子,文旅康养成为首位产业,2018年全州接待游客45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7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今年将突破500亿元。
  工业不再是卖石头了,延长产业链,而是向生产高档汽车面板迈进。“阳光也能变成电。”2008年元旦前夕,当年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兆瓦级并网聚光光伏示范电站”一期工程主体在西昌顺利建成。
  2015年,仅4个多月,德昌就全面完成了风电叶片项目标准化厂房建设,20天便完成风电塔筒签约和动工建设,实现了全省、全州风电产业发展“零的突破”。
  2018年,凉山新能源产业已渐具规模,全州建成风电场13座,总装机182.6万千瓦;建成光伏电站18座,总装机68万千瓦。
  潮涌凤凰来。西昌以其独特的魅力、迸发的活力、优质的环境,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截至目前,泰国正大、荷兰瑞恩花卉、法国宜必思、百胜集团、大连银行、万达、国电、香港华润、华电、中广核、攀钢、中冶实久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企业,相继“抢滩”西昌。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日渐成为川滇结合部区域性资源整合汇聚放大的重要承载地和发散地。
  大国重器推动凉山大发展
  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2010年12月12日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揭牌并投入使用,锦屏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目前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实验室。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洁净的低辐射研究平台,能够自主开展像暗物质探测这样的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研究课题。
  今年7月20日,“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仪式在我州锦屏山隧道举行。该项目是“十三五”时期国家优先安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四川、落地凉山,建成后将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平台。
  凉山大山大水大资源,资源的优越性、多样性、独特性全国少有,特别是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等优势尤为突出、潜力巨大。
  水能资源富甲天下。可开发量6387万千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国家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规划建设的14座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电站中,凉山境内有9座,总装机5700多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
  千里大凉山,蕴藏大实力。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在凉山四处可见。地处雷波县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已经建成出力,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年均发电571.2亿千瓦时,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中国第二、世界第三。
  2017年8月至今,地处宁南县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这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和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左右的重要能源项目。
  地处会东县的我国第三座超千万千瓦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是世界上少有的巨型水电站,坝高居世界第六,泄洪量居世界第三。
  在凉山实施的这些国家超级工程带动了水电装备全产业链的升级换代,推动了水电重大装备国产化达到新高度,也再次稳固了中国水电技术的世界引领地位,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高质量发展释放凉山澎湃动力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西昌顶住压力,壮士断腕,坚决清退低端落后产业,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引进、培育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补齐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西昌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攀西城市群双核”定位,立足于艰苦奋斗,不等不靠,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率先发展、创新发展路子。历经12年,三届党委政府持续发展,西昌GDP从2006年100亿跑到2018年500亿仅用了12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从4亿元跃升到44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全国177位跃升到89位,位列西部百强县第5位。
  从生产钢锹等传统小五金到生产高档汽车配件,西昌一直在努力。支持钒钛钢铁产业延伸产业链,建成专供高档汽车、家电面板等高附加值生产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51项,2018年仅西昌钢钒公司就实现产值198亿元,盈利21亿元。钒钛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区。
  借力招大选强,助力跨越发展,西昌充分利用西博会、西洽会、国际火把节等重要节会招大选强。近年来,先后引进万科、成都环球世纪、碧桂园、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100余家,引进君安国泰、人寿保险等金融保险证券机构42家;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相继在西昌建设科研实训基地,吸引沃尔玛、温德姆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一批国外知名企业入驻,2018年以来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1074亿元。
  鲲鹏展翅九万里。资源丰富的会理县一改过去卖矿石、治污染的老路,立足矿、延伸矿、超越矿,培育新动能,焕发新活力,搭上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央企”快车,拓宽合作广度和深度,借力借智打造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和四川第一大铜业基地。10年来,会理在转型之路上持续奋斗,如今更有活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发达省市和省内地区的支持下,凉山通过发展解决了一系列脱贫攻坚难题,累计已减贫65.4万人、退出贫困村1454个,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21.1%降至7.1%,截至2019年7月20日,全州11个贫困县8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86%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总攻决胜态势全面形成。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凉山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凉山寄予厚望”。四川将凉山摆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重要位置,推动凉山经济转型提升,支持凉山建成四川“一干多支”中“最具特色的一支”。
  当下,凉山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支持西昌建设成为攀西地区中心城市,做强安宁河谷同城化发展区、凉山南向开放一体化发展区、大凉山脱贫奔康示范区、凉山北向联动发展区、大香格里拉农文旅绿色发展区。
  凉山依托“这里得天独厚”资源优势,打开山门寨门,招商引强,随着一个个国家、省州、县市的项目落地落实,既是凉山承担国家战略的一份重大责任,也是凉山加快脱贫奔康、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件件大事,成为推动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