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下,燃料电池近两年发展比较迅速,产业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工程化制造技术问题,需要上下游企业齐心协力共同来解决。整车厂作为下游应用端,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中总结经验,提出对燃料电池的性能需求,将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痛点问题,并加快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进程。
高工氢电了解到,开沃集团产品板块包含大型客车产品(包括城市内公交车、通勤车、旅游车、公务接待用车等)、轻型商用车产品(包括轻型客车、物流车、专用车等)、乘用车产品(包括MPV、SUV等)、零部件产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线束、底盘、冲压件产品等)。纯电动客车产销量连续5年位于行业前列。
2016年11月,
开沃汽车获得
氢燃料电池客车生产资质(全国第四家);2016年开发12米氢燃料电池客车(第291批公告),该车型已在盐城投入10台示范运营;2017年开发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客车,并在武汉投入示范运营;2018年开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客车,已在大同、武汉等地投入示范运营。
在氢燃料电池客车领域,开沃汽车拥有四大核心技术:1、氢-电混动系统最优匹配:氢-电耦合最优匹配技术,兼顾整车综合性能与成本;2、自主正向动力电池开发:自主开发30-50kWh高倍率动力电池,最大充放电能力可达5C;3、高效能量管理与寿命平衡:能量流最优管控策略,兼顾整车能耗、燃料电池与峰值电源寿命;4、结构优化设计与安全保障:氢燃料客车专用车身优化设计,保障结构安全。
陈青生表示,整车企业主要对燃料电池“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集成化、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要求。当前国内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完善,陈青生针对性地给出了七点改善建议:
1、提升燃料电池的技术指标,提高系统效率,目前系统厂家所能提供的功率谱不完善,技术参数受政策影响较大。各
燃料电池系统厂家应科学的规划产品系列型谱,根据车辆实际需求开发相应产品,减少重复开发的风险,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2、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度一体化集成:未来燃料电池发动机一定是和电机、减速、DCDC 等部件集成在一起;从维修保养、水空氢管路和高低压线束空间、布置需求及工作温度、防水防尘环境需求等方面展开结构匹配集成设计;基于镁铝合金、(超)高强钢及碳纤维等新材料性能数据,研发车用高性能新材料及挤压、弯曲、无电偶腐蚀连接技术及新材料部件的先进制造工艺,实现装车应用和分析验证。
3、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策略开发:研究商用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的匹配标定、能量管理、故障诊断、容错控制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燃料电池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流量,进行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氢、水、热、电、磁等各模块的管理及高度集成技术开发;建立燃料电池商用车用氢-电深度混合动力系统,开展氢-电耦合匹配及整车控制技术研究。
4、燃料电池使用寿命研究:目前国外燃料电池系统寿命可以做到15000-20000小时,而国内燃料电池系统寿命仅做到3000-5000小时,差距明显,更是无法和传统车相比,所以寿命是急需提高的关键指标;
5、低温启动策略开发:低温启动是燃料电池汽车核心的技术、攻关难点。低温启动不单单是对电堆和系统的要求,也包含对整车热管理、电池等整车部件的要求。
6、成本控制:燃料电池客车很重要一个点就是成本,现阶段国内燃料电池关键部件90%以上全部进口,包括电堆、空压机、增湿器、氢气循环泵、阀类、管接头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造成价格昂贵,以平均水平初步估测,目前系统(含供氢系统)价格达到2-2.6万元/kW。
7、加氢站建设:目前氢气归于危化品管理,加氢站建设审批困难、手续繁琐,与多地运输部门交流时都表达出示范运营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加氢问题难以实施,建议政府部门明确加氢站审批的责任部门,缩短审批流程,满足燃料电池客车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