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多元、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燃煤电厂正在被清洁能源不断“蚕食”着生存空间。根据去年年底多家煤电上市企业发布的主要运营数据公告,累计发电量下降、转让资产已成为业内常态现象。
清洁能源蚕食煤电生存空间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洁能源正悄然崛起。我国能源需求结构将顺应全球发展趋势,不断向清洁、低碳化发展。煤炭占比稳步下降,2030年和2050年分别为47.1%和32.4%。2030年后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煤炭,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增幅较大,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20.4%和35%,天然气占比将稳步上升,2040年前后超过石油,2050年达到17.6%。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在我国多个省份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主力电源,火电则成为补充电源。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清洁能源消耗占比已经超过50%,其中云南的清洁能源占比已经超过90%,且每年向外省输送清洁能源数千万千瓦。
在过去的十年中,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持续下降。从2009年到2019年,风电成本下降了70%,而大型太阳能的成本下降了近90%,平价上网已经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一种趋势。“未来十年,清洁能源将代替绝大部分的火力发电,成为主要电能。”有业内人士做出预言,并表示看好清洁能源的前景,尤其是光伏发电。
近年来,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快速下跌,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也迅速降低。光伏发电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如核电一定要在海边或河边建设,水电一定要有水位落差才能建设,而光伏,只要有太阳的地方都可以。此外,光伏发电的投资周期也非常短,投资一个屋顶电站最多也就需要一年。此外,水电、火电、核电通常需要大规模投资,光伏投资则较为灵活,少量投资即可以建设一个分布式屋顶电站。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光伏发电未来将成为最清洁、最经济和最智慧的发电方式。
燃煤电厂出路在何方?
中国煤控消费2013年已达峰,石油消费将于2025年达峰,天然气及一次能源消费将于2040年达峰。2013年—2018年能源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十三五”减煤三大途径为清洁化、减量化和替代,其中,减量化占减煤的72.9%,替代占17.1%,清洁化占10%。
火电长期以来都是煤炭的主要出路,即便是现在仍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煤炭是用于发电。如果火电市场份额逐步被清洁能源代替,燃煤电厂的出路又在何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且对外依存度高,“富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禀赋和相对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了能源和环境矛盾的激化,建立独立自主、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安全、经济、大规模能源发展体系迫在眉睫。
综合来看,中国长期以来靠廉价的能源成本来促进工业发展。如果不考虑环境成本的话,煤电目前确实是最便宜、最可靠的电力供应能源。淘汰燃煤电厂并非一朝之事,煤炭发电一旦退出,整个煤电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成上千万人的工作、生活都将成为问题。
今年初,一份名为《加快中国燃煤电厂退出:通过逐厂评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径》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在全球1.5度和2度升温目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燃煤机组退役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路径。报告认为:加快中国电力行业深度减排,推动传统燃煤电厂从能源系统中有序退出是可行的。中国可以在较少经济代价下实现与巴黎协定目标,即全球升温2度和1.5度目标相匹配的燃煤电厂退出路径——在2050年甚至更早淘汰传统燃煤电厂。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该停止新增燃煤电厂,在短期内迅速淘汰已被识别出的优先退役机组,并尽快对煤电的定位进行调整,推动煤电由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进行转变。
对于2050年前的世界能源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世界能源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多元、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基准情景下,能源全行业技术快速发展,能效水平稳步提升,新能源成本不断下降;新的商业模式使更多的人消费能源更为便利,推动能源分布式发展。短期能源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难以转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性不断提升,化石能源面临巨大挑战。城镇化与电气化持续推进,电力发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