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行业政策法规 » 新能源汽车政策 » 正文

宁德时代布局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能否引领行业蜕变?

日期:2020-09-07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王楠

国际新能源网

2020
09/07
13: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宁德时代 动力电池 充电站

4月9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投资建设的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首个商业化网点在上海市杨浦区长阳创谷投入运营。4个月以来,该充电站日均利用率达18%以上,在上海公共充电站综合利用率中位居前列。

据了解,宁德时代与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快卜)合作投资研发建设的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是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号召的关键举措,通过开放式、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助力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

除了上海首批10个网点,四川、山西、福建、江苏等地的城市级储充检示范网也将加快落地。

根据两家公司的规划和部署,未来,智能充电站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一个智能端口,在打通储能系统、动力电池、城市快充、电网、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形成双向互通的能源网络,并为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提供支撑服务,创新和迭代现有产业模式,以发挥新基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

国内首个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商业化网点在上海投入运营。该项目为宁德时代投资的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并运营。宁德时代供图

充电也要智能化

宁德时代瞄准做桩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宁德时代以其优异的表现一直受资本市场关注,业内好评不断。

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19年,宁德时代公司营业收入457.88亿元,同比增长54.63%。动力电池系统实现销量40.25GWh,同比增长90.04%,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一。

之所以有这样的佳绩,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得益于该公司在研发环节上的重视。2019年,宁德时代投入研发费用达29.92亿元,同比增长50.28%,公司研发精英共有5364名,其中,博士143名,硕士1943名;研发领域涵盖了材料研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分析、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宁德时代今年再度推出新型长寿命电池,可实现16年超长寿命或200万公里行驶里程。

有先进的电池技术打基础,近年来,宁德时代开始频频涉足电池配套设施和产品的投资、研发与制作,特别是在智能充电领域,已与上海快卜在多试点城市开展相关业务活动。

除了具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宁德时代在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业务时也受益于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法规。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要求2020年规划车桩比接近1:1。

虽然有政策支持,但在一些从业者看来,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物及配电网改造、居住地安装条件、投资运营模式等方方面面,普遍存在推进难度大、投资回报低、商业模式落后等问题。

“这是因为许多企业存在误区,认为只要大力发展充电桩数量、功率、分布密度就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殊不知,充电的易操作性、智能化也至关重要,因为充电桩作为交通网、能源网连接纽带,是能源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专门从事汽车充电桩生产、充电站运营的深圳天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孟有誉分析认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一些企业跨界进入充电站领域,并率先建立了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城市智能充电设施的较好融合。

快充、检测、预警智能实现

充电站撬动新的商业模式

相比较其他同类产品,宁德时代投资的上海快卜在上海市投入运营的这批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占地面积并不大,充电站主要设备都安置在一台占地仅14.4平方米的20尺集装箱内,面积小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核心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集装箱虽然不大,但里面却包含了PCS、DC/DC、控制柜、汇流柜、电池柜、监控系统等大量核心设备。

对运营方而言,智能充电站还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无需改造配电网等特点;对用户来说,充电站具备快充、扫描充电、在线结算等双向智能优势,能为车主和业主提供大功率快充、电池健康检测、储能等系列服务。

宁德时代提供的资料显示,集计费、配电、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充电设施,能够在避免冲击电网前提下,提供120kw大功率快充服务,充电30分钟就能为搭载快充技术的新能源车,如特斯拉Model3、荣威Ei5补电80%。

运营一段时间后,有车主反映定期还会在手机等渠道中收到车辆运营平台推送的电池检测报告、预警风险等信息。

据了解,这些衍生服务主要有充电系统对电池容量、直流内阻、绝缘、BMS、电压等参数同步检测,预测电池潜在风险。

这些服务不仅能实现电池的安全管理,提供的电池检测报告还有助于电池残值评估、保险定损,对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除了在建设安装、快速充电和电池检测方面有较好口碑外,智能充电站还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据部分充电桩行业从业者介绍,过去,传统充电站利用率不高、营利性差等状况饱受业内诟病。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新充电站云平台,能够为运营商提供电动汽车充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运行数据参考,优化充电站运营情况。

此外,新配置的能量管理系统还可对充电站进行智能管理;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和安全分析,以保证电站智能运行,无需专人值守,减轻充电站运营成本。

对于许多运营商提出的传统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电容量不足的问题,新智能充电站也推出相关解决方案。如:智能充电站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期通过储能和市电一起为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实现削峰填谷的同时,又能节省配电增容费用。

充电站配备的充电桩具备V2G双向四通道电能转换能力,未来能够将电动汽车剩余电量反哺电网,缓解电网用电负荷压力,同时增加车主收益。如果充电站外接光伏,还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充电,实现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与电网互动。

充电桩建设率和利用率低

车桩一体化解充电难题

充电站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产业链上的基础保障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前一直存在充电桩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处于逐年增长趋势。

2012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仅有1.8万台,直到2015年,充电桩数量虽有增长,但并不理想。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充电桩技术落地赶不上电池“升级”速度,这是充电桩建设率和利用率低的首要原因。其次,新能源汽车充电倍率快速提升,而很多处于空置的充电桩有相当一部分的充电速度都很慢,这意味着今天布下的桩,很可能一两年后就会被车主弃用。最后,南方和北方充电接口不同也是造成问题的原因之一,这种状况持续到2014年统一采用德标后才得以解决。

发现问题后,陆续有企业推出新的解决方案,如中恒电气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分体式柔性充电方案”、奥能提出“大电压、大电流的柔性多端匹配”技术。

此外,上汽集团2015年出资3亿元成立上汽安悦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5万个公共充电桩。特锐德、奥特迅、中鼎股份、中恒电气等多家知名企业利用“互联网+充电设施”方式打造充电站等。

2016年,充电桩行业发展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达到14.1万台。到了2017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增长超20万台。2018年全国充电桩数量为29.9万台,同比增长39.72%。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能源领域企业开始整合电池、整车和充电桩业务,打造新能源车桩一体化项目,以新能源汽车更换、新能源充(换)电站建设、动力电池阶梯利用、电力储能系统建设四大工程为载体,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新基建项目。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言提到,得益于国家正在推行的新基建计划,中国车桩比将会逐年减小,而全球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3%,以后充电将不再难。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