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五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在昆明召开。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工程师曹建表示,能源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而储能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曹建指出,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截至2019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达34.7%,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增量主体,风、光发电发展最为迅速,也对电网稳定性带来新的挑战。
曹建认为,传统电站被动发电模式正在改变,风、光电站主动发电模式需要更为复杂的支撑,这个特定决定了储能的必要性。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的规模化应用从电网侧转向可再生能源并网,预计将有GW级的储能项目投运。
曹建强调,储能系统是未来电网系统组成的必要成分,是解决能源互联的关键组成,可实现能量的时移应用。能源互联差异化的需求的匹配中,储能作用巨大。
就具体的应用场景看,发电侧应用中,增加储能可很好实现火电厂联合调频;对于风电-储能系统,出力曲线可更加接近限制出力点,增加发电量。实现方式分为集中交流母线、分散式一机一储和海上风电等几种方案。
光伏系统增加储能,可使功率平滑输出,并消纳光伏限发容量。具体实现方式有集中式高压交流母线接入、分散式交流低压母线接入和直流母线等多个方案。
用户侧应用中,针对工商业,储能系统可获得的收益包括峰谷差价和降容量费;光储充系统中,实现系统并网和孤网运行自动切换,实现园区用能安全;UPS储能系统可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对于电网侧应用,储能可实现调峰调频和电能治理。
曹建指出,储能未来的技术及应用主要有四个:一是VSG技术,交流母线光储、风储、多能互补系统关键技术;二是黑启动,交流母线光储、风储、多能互补系统关键技术;三是并离网切换技术;四是多机并联技术。
储能的技术路线分为三大类,即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和电磁储能。据曹建介绍,各储能技术目前就成本、安全性来说还存在很大局限性,他同时强调,储能未来发展一定由产业技术进步驱动,“也可能会颠覆现在的技术”。
曹建认为,储能系统部署场景对电池要求并不一样,通过系统优化,可以解决高倍率大容量电池组木桶效应。
关于储能的能量管理系统(EMS),曹建强调,所有个体最终是要看系统的适应性,需要解决与传统电力调度的差异,打造储能EMS系统与发电系统联合最优运行策略,实现快速、准确的调度响应。
针对规模化储能集成设计,曹建认为,应把安全性和设计需求作为核心。他同时表示,没有一个技术可以适应所有场景,因此关注储能应用技术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