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与合资品牌加速推出新产品,自主新能源品牌发力向上突破,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也进入后半场,车市竞争从“剩者为王”走向“产品为王”......开拓个人消费市场,新能源车靠什么感动消费者?
ABEC 2020│第8届电池“达沃斯”论坛现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行至中场,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17万辆。外资与合资品牌加速推出新产品,自主新能源品牌发力向上突破,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也进入后半场,车市竞争从“剩者为王”走向“产品为王”......开拓个人消费市场,新能源车靠什么感动消费者?
近日,一年一度的全球电池行业盛会——ABEC 2020 | 第8届中国(长沙·宁乡)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长沙宁乡隆重举办。在今年,ABEC依旧深度聚焦技术与市场,共分为6个分论坛展开主题演讲,其中三个分论坛重点分析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另外三个分论坛主要探讨无钴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电池新技术。
其中,在由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支持、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维主持的分论坛1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科技中心总经理原诚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新能源开发院电池研究所电池开发主任孙焕丽、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电池开发中心总监孙华军、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维、南德新能源汽车检测(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大中华区副总裁许海亮等5位嘉宾,围绕“新能源整车赛事行至中场,如何真正感动消费者?”,展开了精彩主题演讲。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科技中心总经理原诚寅
在原诚寅看来,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发动机、车身、底盘,而是电池、芯片、车载系统、数据。
其中,关于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原诚寅重点分析了电池材料技术和Pack技术。在电池材料方面,他认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主流正负极材料。硅碳材料、低钴或者无钴正极材料不断发展,高镍材料仍然是主要方向,磷酸铁锂在低成本领域的市场可能继续扩大,固态电池可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电池包方面,他认为无模组或者大模组设计提升电池包成组效率是发展趋势。宁德时代推出基于高镍三元电池技术设计的CTP技术,比亚迪刀片电池采用无模组技术,均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提升空间利用率后可以有更多空间用于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
南德新能源汽车检测(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大中华区副总裁许海亮
“2018年-2020年10月期间,所有跟电池有关的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总共涉及到8家车企1.6万辆汽车。”根据召回原因,许海亮分析称,"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电池的线束和连接器的问题;第二是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出现问题;第三是电池或者整车的生产质量控制问题;排名第四才是电池失效,电池本身的问题;第五是电池一致性或者性能衰减的问题;最后一个是软件问题。"
许海亮称,“我们现在所有的研发测试和验证测试,都是在模拟或者基于真实事故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验证,来找到最基本的电池安全的要求。”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新能源开发院电池研究所电池开发主任孙焕丽
“从2017年到2020年,传统车市场下滑,新能源车市场格局生变,新能源车产品力及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用户数据、车辆数据、企业数据等多重数据源驱动着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关于动力电池开发验证场景,孙焕丽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新能源汽车应用痛点问题越来越清晰,需细化针对电池开发的需求;对电池安全威胁较高的共性场景逐渐清晰,需细化电池安全设计边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精细化电池开发,推动质量提升;充换电的验证考虑场景、温度及充电设备情况;从机械、控制、电气、热及化学等多维度设计及验证;针对电池的时变特性,车云融合管控,考虑不同措施影响,重点关注一致性等等。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电池开发中心总监孙华军
“刚刚听到了客户的声音,2025年动力电池成本实现0.5元/Wh,我想应该更早地去实现这个目标。怎么实现这种成本目标?核心就是在于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孙华军在演讲开场白时表示,在未来的五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发展里,整个新能源汽车已经跨过了“活”下来的时代,应该是追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的高要求产品时代。
基于高要求产品时代的要求,孙华军认为,在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和动力电池领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包括从电化学、结构、制造技术以及安全技术、测试评价技术等等,全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真正满足高要求的产品。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维
“在后补贴时代,出行服务、单位用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个人购车正在成为消费主力。”王维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的使用需求在逐渐清晰,即高端和实用。”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王维建议,在政策层面,应继续支持产业发展,坚定发展信心,并保持政策稳定性、开放性;地方政府也须理清自身条件,明确发展方向,集中产业资源,避免一拥而上;企业则要加强市场研究,准确定位产品,同时加强产业协同,提质增效,并加强先进技术布局。
结语:长期以来,私人消费市场增长总体较慢。如今,新能源整车赛事行至中场,新能源乘用车正在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打开私人消费者,除了成本方面的发力,还需要从安全性、产品力、创新力、品牌力、服务力等多方面来感动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