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在国内燃料电池板块“一骑轻尘”背后,是否预示着行业的爆发即将到来?
自8月10日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以来,亿华通的股价在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里上演了国内燃料电池板块的“独角戏”。上市当天,公司股价从发行价76.65元上涨到187.12元,直接上涨144.12%。而截至到12月16日收盘,亿华通以265.70元的股价再创新高,4个月时间累计上涨246.64%。
梳理国内外燃料电池板块的行情不难发现,亿华通近期股价的持续上涨与11月份以来,海外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股票的整体上涨密切相关。
自从尼古拉在今年9月被爆出造假事件之后,海外氢能和燃料电池概念股进入了近2个月的调整期。而随着部分公司的业绩爆发,投资者在11月之后重新恢复对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热情。
结合11月份,美股上市的巴拉德、普拉格、Bloom Energy、Fuel Cell Energy这4家燃料电池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来看,股票单月最低涨幅为39%,而股票单月最高涨幅为410%,由Fuel Cell Energy所创造,四家公司11月股价的平均涨幅达到157.87%。
在这期间,国外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法国、西班牙、美国相继出台国家氢能规划路线图;美国加州投资1亿美元兴建200座加氢站;德国发布氢燃料电池重卡概念车;巴拉德与奥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诸多利好加强了投资者们对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信心。
与国外的燃料电池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不同,国内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股价在11月份表现呈现出较大差异,既有涨幅超过20%的燃料电池相关上市公司,也出现了小幅下滑的公司。唯有亿华通的表现最为突出,在11月的涨幅达到65.55%,领涨国内燃料电池概念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本身基因的差异,在国内一众涉足燃料电池汽车概念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当前的主营业务并非燃料电池,甚至部分公司燃料电池业务的营收在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重可以忽略不计。
亿华通的优势在于,其从上市之初就是一家100%以燃料电池及其相关业务为营收来源的公司,这也是其被誉为国内氢能第一股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燃料电池汽车版的“十城千辆”方案实施在即,从最新的消息来看,第一批初步确定的5个城市群中,亿华通总部所在地的北京市就是其中一个城市群的牵头城市。
作为2020年冬奥会的联合主办城市,由北京牵头的京津冀城市群在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有着更为强烈的市场预期。
今年3月,张家口市对外公布的《张家口氢能保障供应体系一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冬奥会期间运行氢燃料电池汽车需要达到2000辆以上。
北京市在国补新政之后,也火速出台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规划指出,在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亿华通正是布局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燃料电池企业。
12月14日,张家口市对外公布了140辆氢能公交的采购订单,这批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全部由亿华通所提供,而截至目前,张家口市已经在运营的245台氢能公交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全部来自亿华通,可见亿华通在京津冀地区鲜有能相提并论的竞争对手。
除了在京津冀地区,上海是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重地,成都是川渝氢能示范群的核心城市,亿华通及其控股公司神力科技也早已深入布局多年,也将充分受益于这些地区的氢能发展“红利”。
2020年就要过去,即将到来的2021年,将成为国内燃料电池企业争夺“十城千辆”订单最为激烈的一年,凭借率先上市的先机,和京津冀、川渝、上海三大氢能城市群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预期,亿华通未来一年的成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