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实现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日期:2021-01-28    来源:亮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21
01/28
09: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非化石能源 森林碳储量 碳中和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本版今日起开设“聚焦碳中和”系列科普报道,让我们一同了解碳中和,共同探索碳中和实现之路。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导致全球百万人死亡。

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2019年,澳大利亚干旱引发山林大火肆虐数月,损失严重;2019年,印度等国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至少600人死亡,数千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2017年,美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060亿美元……气候变化还影响到生态系统,如非洲等地的蝗灾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保护全球气候,是保护人类未来的安全。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

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从而危及地球生命系统安全。强化碳排放约束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各国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中国行动

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

从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我国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这意味着,我国在持续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作贡献的基础上,按下了减碳的加速键。这个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中关于“2摄氏度温控目标”下全球2065年至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或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年至10年,也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2020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会议明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碳中和与碳汇

碳中和,也就是净零排放,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后,并不能完全存储下来,有一部分会随着植物和土壤的呼吸释放出来;植物死亡以及火灾、病虫害、采伐等,也会导致森林释放一部分碳,剩余存储的二氧化碳就被称为碳汇。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国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早在2009年,我国就提出,到202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15年提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近年来,我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天然林,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超过45亿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201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在2001~2010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目前我国的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7亿至8亿吨。

【专访】

围绕碳中和,近日,本报记者对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宁进行了专访。

记者:我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张宁:碳中和是要实现碳排放源与吸收汇的平衡,因此,需要在源、汇两大方面发力。

一方面,多措并举控制排放源。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是主体部分,也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所在。既需要在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部门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高能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并逐步以清洁能源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也需要在发电、供热等能源转换环节优化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供应比重,减少煤油气等一次化石能源消费。同时,非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同样不应忽视,尤其是在工业过程方面,需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改进工艺流程等举措减少相关碳排放。此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同样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多点发力提升吸收汇。努力提高森林蓄积量,充分发挥森林吸收能力。挖掘土地利用吸收潜力,提高自然碳汇水平。此外,积极推进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突破,力争2035年后具备推广应用条件,重点结合发电、工业等关键领域逐步进行推广部署。中远期还需探索发展DAC(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对2060年依靠森林和土地利用碳汇难以中和的碳排放部分,采用DAC技术捕获。

为有效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

政策方面。将碳减排目标分解至各行业、各省份,合理制定分行业、分省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路线图。

技术方面。推动新能源、储能、氢能、P2X(电转其他能源或化工产品)、CCUS、DAC、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等技术突破创新。

市场方面。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市场手段激发各市场主体的碳减排积极性。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