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专稿】2020年是能源行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能源转型逐步成为全球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大同第二届能源转型国际论坛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路径研讨会”第四场报告会第6单元围绕欧洲“国家能源转型”主题,于2021年1月25日举行,三位做报告人分别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等国的能源转型情况与亮点作了介绍。
本单元会议采取线上直播形式。清华校友、启迪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冯武军担任本单元主持人。
清华校友、启迪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冯武军
第一位嘉宾是柏林工业大学、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硕士、能源转型课题组张泽家,她的报告主题为《丹麦能源转型》。
柏林工业大学、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硕士
能源转型课题组 张泽家
张泽家表示,截至目前,丹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50%。丹麦计划在2030年淘汰燃煤发电厂,205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丹麦之所以在短时间实现碳中和,是要利用区域供暖和热电联产的相结合。除此之外,储热是丹麦节约资金,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石。丹麦绿色能源转型成功原因有三:首先,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标本兼治,从源头上解决了能源供应的问题。第二,以节能和能效提高为核心的能源转型之路,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绿色产业链,建立起以建筑节能为核心的区域能源系统,发展可再生能源,创造了大量绿色就业岗位。其三,全民参与,将低碳文化深入人心,也是丹麦能源转型的一大特色。最后通过建设“零碳之乡”和“零碳城市”等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和社区,做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
第二位嘉宾是杜克大学环境管理专业研究生、清华能源转型中心每人一千瓦光伏课题组李若水,作《奥地利能源转型》主题报告。
杜克大学环境管理专业研究生
清华能源转型中心每人一千瓦光伏课题组 李若水
李若水介绍,目前奥地利的能源结构没有核能,以水电为主,2017年有5.7GW水电装机、8.4GW的抽水蓄能容量。2019年水电发电约占全国总电力供应60%,煤炭油气占比20%,风电光伏占比12%。奥地利2019年4月份完成全境退煤,是欧洲退煤国家的季军。奥地利可再生能源在近20年除了从水利之外的化石能源逐步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其中风电自2002年绿色电力法推出以来增速迅猛,现在发电量已经超过煤电,略低于天然气发电,总装机量3159MW。2013年达到光伏装机增量264MW。截止到2019年底奥地利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702MW,相当于人均192W,高于中国水平,在欧盟国家中位仅列11位。2019年,奥地利政府提出了2030年达到100%可再生能源,而光伏则是替代天然气电厂的主角。
最后一位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绿色金融课题组刘原秀,报告主题为《法国能源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绿色金融课题组 刘原秀
刘原秀介绍,2020年法国政府决定拨款110亿欧元用于运输业的脱碳。在电动车辆行业,政府也特别拨款1亿欧元用于发展电动汽车终端,以在2021年实现全国拥有10万个终端的目标。2021年1月1日,法国《能源转型促进绿色增长法》的禁塑部分正式实施。法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国家,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袋与可堆肥袋。
2020年,欧盟减排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20%,法国减排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14%,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法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3%(2019年已实现)。法国2028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3%,新增装机主要来自于陆上风电(34.7GW)和太阳能(35.6~44.5GW)。
接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朱彤和中石化经研院副院长余皎两位专家对嘉宾报告做了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朱彤表示,讲到能源转型、碳中和,首先是能效与节能的问题。中国与欧洲国家,不管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制政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希望大家多去关注与重视。
其次,以后关注法国核电的时候,要放到整个电力系统当中来看,随着欧洲统一电力市场,本身它的灵活性的提高,与核电之间的耦合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会得出一些更加客观的结论。
最后,关于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欧洲国家与中国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增量与存量的差异。中国是能源增量、碳排放增量的阶段进行能源转型与碳减排、碳中和,而欧洲国家从欧盟整体的角度来讲,它的碳峰值应该是80年代出现的,所以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不能简单的照搬。
中石化经研院副院长余皎表示,进入“十四五”,中国能源转型的速度将是引领全球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十四五”期间整个煤炭会出现全球的负增长,另外非化石首次超过化石能源,在全世界大概有五成能源需求增量来自于非化石,在中国比例更高。第三,电力会首次超过煤炭,成为最重要的终端用能产品。最后,中国预计到2025年时非化石的消费比例首次与世界比肩。
另外,在全球范围内来说,整个清洁能源包括一些碳减排的技术、标准、市场,都会成为重塑全球的核心竞争力,是国与国、产业与产业间重塑竞争力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