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意见征求,目前正在进行修改完善,将会尽快发布。
无论是去年年底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还是今年年初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亦或是前不久公布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和“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都如同储能政策的序曲,预示着产业爆发的临近。
此番政策微风,吹绉一池春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储能补贴机制和价格政策。这对储能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然而,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前车之鉴,让业内人对补贴忧心忡忡,担心骗补发生。储能到底需不需要补贴?如何补贴?储能政策迟迟无法落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在前不久召开的国际储能峰会上,索英电气董事长王仕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个产业是否需要补贴,身处业内多年的资深企业最为明白。索英电气在过去的八年当中,探索园区微电网和风光储大型示范工程等项目,目前已经有50兆瓦的光伏、15兆瓦和18兆瓦时的储能项目实现商业化应用。这些实践为索英电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王仕城对储能行业有了深入的理解。
储能必需政策干预
“未必所有产业都需要政策刺激,但储能产业一定需要政策干预。”王仕城如是说。在他眼中,储能市场是一个政策型市场。他解释道,创新意味着对某种现有制度、方式和模式的打破。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和传统既有利益博弈的时候,总会需要某些方面的突破,包括政策的突破和商业模式的突破。对于储能,政府需要开绿灯放行。
创新并不意味着替代。王仕城认为,电化学储能更多的是对现有电力系统的一种融合,是在既有能源体系中增加了更为灵活的新元素。储能需要被认可,从传统条例中松绑,这直接影响到储能产业的进步。
政府出台了许多储能的鼓励性政策,尤其是与新能源的融合,但目前为止,仍未有真正可落地的细化条目。王仕城举例,政策鼓励三北地区调峰,但具体谁去执行?如何执行?收益标准如何计算?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储能需要有一个参考对象,在现有条例的层面进行类比或者补充,这个产业才能真正起步。
长期补贴利于产业发展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修炳林在峰会上透露,《指导意见》已完成征求阶段,目前正在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发布。这意味着,储能补贴政策也将出台。自《指导意见》意见征求稿发布之后,“如何补贴?”成为业内持续不断的火热话题。
对于储能补贴,尤其是初投资的补贴,王仕城持相对谨慎的看法。他认为,未必所有场合都需要储能补贴。简单的一次性补贴,容易导致行业内一些钻空子的现象发生,破坏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此相比,根据长期收益来进行补贴,能够让投资人和参与者真正为长期效果负责,更加有利于储能产业健康成长。
介入目标市场需政府引导
即便是补贴政策出台,补贴退坡也会来临,寻觅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储能迟迟无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值得深思。
王仕城认为,在运行调度层面,需要将储能和其他调频服务同等看待。与海外电网不同,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电网无需为调频支付额外的费用。但新能源往往存在波动性,有调频服务的需求。这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将相关方集中起来商谈,进行引导。当拥有介入目标市场的制度保障和适当额收益保障时,储能市场才可能向前迈进一步。
此外,政策并不能一蹴而就,产业发展也不能单纯指望政府。王仕城指出,中国有很多大型央企、国企,不缺乏执行力。但政策的落地,需要很多相关细致的工作,需要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妥协,共同实现未来的目标。
“光伏+储能”为重要应用模式
储能是一个电力存贮装置,而非发电源,因而不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一样,与传统火电之间存在更替。业内普遍认为,储能将弥补新能源发电波动问题,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其中光伏+储能,未来将有较大发展前景。
在提及光伏和储能之间相互影响时,王仕城表示,光伏+储能需要从发电侧和配用电侧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发电侧,尤其是大型地面电站,储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西部的弃光问题,拉动新能源发电。在配用电侧,分布式光伏增加储能以后,能适度抑制因为天气、工作日等对配网的冲击。这两方面,均有利于光伏的发展,光伏+储能将会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一个重要的应用模式。
2020年价格将下降30%
目前,大量储能项目仍处于示范阶段,未有规模化应用。这意味着储能商业化的道路困难重重,但同时也表明,储能市场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有更多商业模式值得探究。
王仕城提到,过去十多年中,电池成本下降了约50%,循环寿命提升了一倍,换算到每一个吞吐,综合成本大概下降了70~80%。他预期,到2020年左右,储能价格会继续下降30%左右,循环寿命提升50%以上。储能,尤其是锂电储能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王仕城指出,随着产业发展,市场逐步打开,各种技术同步提升自己的性能,寻找到适合的应用。规模的提升刺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资本投入,成为一个正向循环。当第一脚踢开,随后而来的市场机会会通过市场机制让用户获得更好的储能服务和用电体验,让大众真正感受到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