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企业 » 新能源企业 » 正文

厚积薄发,海亿新能源释放成长潜力

日期:2021-02-26    来源:高工氢电

国际新能源网

2021
02/26
10: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海亿新能源 氢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发动机

在政府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亿新能源”)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和制造企业,厚积薄发,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多功率等级发动机已准备就位

海亿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9月,核心技术团队来自我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先行者之一的武汉理工大学,现已完成30kW-100kW多功率等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和产品化,产品适用各类公交客车、商用车、环卫车、中重型及特种车等。

日前全球首台氢燃料电池抑尘车在湖北老河口市发布,该车搭载的正是由海亿新能源提供的HY60型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额定功率为63kW。海亿新能源不久前还发布了海星HYX80-110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当前海亿新能源的核心产品“HY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已经进入省、市创新产品目录。

海亿新能源燃料电池发动机国产化率达95%,年产能已可达到1000台。基于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发展势头,该公司还正在研发120kW、150kW的燃料电池发动机。

海亿新能源生产中心

“发动机已经就位,期待氢能的未来尽快到来。”海亿新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全琎表示。

精益求精,继续寻求技术突破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依然不高,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份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只有1199辆和1177辆。

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企业丰田,其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补贴后售价约合人民币31万元,续航里程700公里,累计销量也仅1万辆左右。

这种背景下,海亿新能源哪来的自信投身其中,并快速完成多功率等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

“并不明确的行业前景,却也是初创企业的生存机会。”全琎表示,正因为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

目前,海亿新能源在原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仍在继续寻求新的技术突破,在现有功率已可满足重载卡车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发动机系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至100%,以及在极端气候下的高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和可靠性。

海亿新能源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器

在海亿新能源展厅,一台额定功率110千瓦的发动机大小只如一台中型复印机。“迭代前的发动机体积接近1立方米。现在在功率提升的状况下,终于缩小到可以放入一辆家用SUV。未来可以预期的是,发动机的体积将进一步压缩,性能却将进一步提升,以适用于大众使用的乘用车。”全琎介绍。

创业正当时,抓住氢能产业风口

海亿新能源虽然成立时间仅有三年多,但其技术积累从2001年就已开始,公司在发展理念上颇具前瞻性。

全琎父亲全书海是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历经了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从技术研发为主向示范运营和产业化推进的重要转变。在他的带领下,海亿新能源拥有较为深厚的技术底蕴。

创始人全琎,则先后获得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11月至2017年6月,就职于美国标普全球公司纽约总部,从事量化金融和量化投资研究工作。

2017年下半年全琎创立海亿新能源时,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商业化刚刚起步,当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仅为1272台。作为一名前华尔街金融从业者,全琎“逆思维”认为这种环境下创业正逢其时,并恰是初创企业的生存机会。

在海亿新能源成立三年后的2020年9月,武汉就正式下发了《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同年9月,国家五部委也已推出“以奖代补”新政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包括上海、苏州等在内国内多个城市也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区域氢能产业发展。

随着政策日渐明朗,全琎认为,氢能产业发展的春天已不远,海亿新能源的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