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 讯】4月14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储能的贡献和发展路径》的主题演讲。谭立斌认为,碳中和背景下储能市场需求巨大,将驶入快车道。
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 谭立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储能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有望站上下一个风口。谭立斌认为,要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据了解,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比例超过50%,故寻找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举措。要实现双碳目标,2050年新能源发电的占比和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均需超过80%。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不断扩大,储能会得到蓬勃发展,预计2030年会有300至400GWh的需求,到2050年预计将有9000GWh的需求。
谭立斌认为,在过去十年,储能整体的发展步伐比较慢,但在国家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指引下,国内的储能业务发展也会步入快车道。
新的储能应用降本是关键
要实现“3060”双碳目标,新的储能应用必不可少。对此谭立斌围绕成本问题进行阐述。他认为,首先目前光伏进入平价时代,但储能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未来随着技术和创新力的发展,有机会做到在1200个小时发电的光伏场景里面配2小时的储能,存储1度电的成本下降到1毛钱;其次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储能贡献的成本增加会低于2分钱,可以通过自身的角度来推进储能行业的发展;最后在基础设施方面,电化学储能目前来讲是综合性能比较优的解决方案,在基础建设、基础设施方面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比较大的增长。
谈到成本下降如何做到1毛钱的目标,谭立斌表示,主要依托于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能力进步。一方面宁德时代推出的高集成度的电池储能系统,实现集成度提升30%,整个运营的效率能耗降低30%,综合能效达到98%,从各个方面把用能和储能的成本降下去。另一方面,宁德时代推出的超长寿命的锂电池,在新技术的发展下,产品实现了新能源车用5年至8年(或者一两千次),但储能本身的电池还没有衰减,可以做到1500次循环不衰减,用完之后再开始用储能,从而实现整个成本环节的节省降低,对储能行业发展也会有很大的促进。
谈到关于碳中和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的建议,谭立斌认为,一是推动构储能建新型电力系统,分层分区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二是完善电力能在储能调峰体系方面的建设,可以把储能纳入到应急体系,鼓励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