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汽车 » 新势力造车 » 正文

造车新势力迎出海大考

日期:2021-05-12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卢奇秀

国际新能源网

2021
05/12
17: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换电站 小鹏汽车 电动汽车

5月6日,蔚来汽车正式发布挪威战略,进军挪威市场。蔚来宣布,将于今年9月在挪威开启首款车型——智能电动旗舰SUV全新ES8交付,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将于明年正式进入。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爱驰、小鹏后,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决定“走出去”。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近年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但其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产业链尚不完善,给我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带来机遇。

■蔚来走出困境全面发力

“进入全球市场一直是蔚来的计划,但由于疫情等原因,进展慢了一些。”蔚来创始人李斌介绍,该公司在国内的商业模式和服务都将在挪威“复制”,其销售网络、社区模式等全部采用直营。基础设施方面,今年蔚来欧洲版充电地图和第一批4座换电站将投运。预计到2022年,蔚来在挪威的换电站将达16座,基本覆盖挪威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李斌坦言,进入挪威市场没有设定销量目标,不追求短期效果,而是要在品牌、基础设施、服务层面打好基础、做好口碑,追求体系化成长。

从2019年的低谷到2020年股价创新高,蔚来逐渐摆脱生存困境,并全方位发力。日前,蔚来第二生产基地宣布开工,合肥市政府与蔚来共同规划建设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定位为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先期将投入500亿元,规划整车产能100万辆/年,电池产能100GWh/年。

经营状况的改善,为上述动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蔚来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79.8亿元,同比增长481.8%;整车毛利率为21.2%,去年同期为-7.4%;现金储备475.5亿元,净亏损3.5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大幅收窄,这是蔚来目前最好的季度报表。“20%以上毛利率,表明我们已到运营较健康的状态。”李斌称。

在崔东树看来,此时进入挪威市场,对蔚来是一个很好的战略举措。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

■国内车企纷纷瞄准海外市场

与人们印象中极寒地区不适合推广新能源汽车不同,挪威俨然是车企布局的热土。去年6月,首批328辆上汽大通MAXUS EV30发运挪威。随后,比亚迪联手挪威经销商RSA将旗下车型唐EV引入挪威市场。造车新势力方面,截至今年2月,小鹏汽车累计向挪威市场发运了309辆G3i车型。

车企青睐的背后,是政府坚定电动化的决心。2020年挪威纯电动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54.3%,成为世界首个全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过半的国家。挪威政府计划在2025年实现新车销售100%电动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汽车零碳排放的国家。

“挪威市场总体均衡,高端车、大众车型均卖得较好。挪威市场所有车都是进口,没有关税。除运输外,不会有额外成本,这都是现实考虑。”在李斌看来,挪威市场规模很难和国内市场相比,但体量和规模也足够。事实上,欧洲市场在税收、路权等方面均给予新能源汽车多项政策。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达136万辆,增速超过中国。

基于市场前景,欧洲成为自主品牌新突破和销量拉动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年来,比亚迪、吉利、上汽等车企纷纷加快在欧洲建厂和建立研发中心。从销量排名来看,2020年欧洲市场排名前五的电动汽车为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大众 ID.3、现代KONA EV和奥迪e-Tron。自主品牌撬动该市场,其品牌力和产品力还有待检验。 

■充满挑战的远征

对车企而言,远征海外比国内市场更容易“打拼”吗?李斌坦言,情况正好相反,“国际化是异常艰苦的过程,比在中国市场竞争的艰难不止一个量级。”

李斌表示,目前蔚来汽车在国内生产,再运到挪威,“运费肯定贵一些”,挪威地形狭长,北方很多区域在北极圈内,用户服务也存在一定压力。此外,新品牌知名度、渠道建设等方面也需开展大量工作。“不要期望一炮走红。”在李斌看来,对于进入全球市场的蔚来而言,此举更像是撒下一颗种子,踏实把事情做好,总会开花结果。按计划,明年蔚来将继续登陆欧洲五个国家。

崔东树认为,相比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体量较小,但市值相对较高、储备资金丰厚,同时,熟悉海外市场,具有创新模式的优势,抗风险能力在逐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智能网联技术或与欧洲网络环境不匹配,车企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做更多本土化工作,确保有效拓展欧洲市场。

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指出,我国纯电动汽车和国际上的纯电、混动在技术路线、零部件、电池回收等方面一竞高下,在国际市场接受全面检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由大变强的机遇和表征。对企业而言,不仅要适应当地法规及用户需求,提高零部件水平,还要符合环保要求,提升电池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水平。

编后

造车新势力扬帆出海,不仅是趋势、挑战,更是机遇。

众所周知,大气污染防治、能源转型发展等现实需要,倒逼汽车行业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逐渐形成了全球化且高度透明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车企敢于走出去,其“底气”无疑来源于日益成熟的造车技术、国内多年的成长,这也集中体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年发展的成果。因此,加快“走出去”,接受国际市场“锤炼”、洗礼,是车企做大做强、提升综合实力的机遇。

当然,要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仅有“底气”不够,还需做好异地化运营、客户分析、树立品牌及企业形象等系列工作,才能提升全球竞争力。可以预见的是,车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运维、理念及电池制造等全产业链“走出去”,助力我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