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68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白振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浅层地热能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地热能(浅层地热能和中深层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能源,具有潜力巨大、分布广泛、清洁安全、稳定高效等优势,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我省地热资源丰富,可因地制宜作为集中或分散供暖热源,为冬季采暖地区居民供暖,对于减少冬季煤炭散烧、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我国地热能供暖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地热能已成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的重要绿色替代能源。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地热能供暖作为推进能源结构升级优化、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会同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全力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我省地热能供暖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已走在全国前列,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近期,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3号)、国管局发布《关于2021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国管节能〔2021〕32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 ,这说明地热能供暖是实现碳达峰与能源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的抓手之一。
您的提案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浅层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举措,对推动我省地热能供暖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阶段,我们将立足我省实际,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通过实施一批地热能供暖项目,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提升地热能开发利用效率,实现地热能高质量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指导各地科学编制规划。充分考虑我省地热能产业规划和长远布局,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健康有序推进,2021年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时机,推动地热能供暖列入相关规划,组织具备条件的地市编制地热能供暖专项规划,推进地热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本区域清洁供暖比重,促进地热能合理高效利用。
二是加大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力度。“十四五”期间,我省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地质工作规划编制实施为契机,拟围绕中原城市群建设。部署“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区”区域开展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项目,进一步加大中原城市群战略中心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地热资源勘查力度。
三是开展沿黄地区地热能供暖集中连片示范。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我们立足河南地热资源禀赋特点及区位优势,以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安置点地热供暖示范工程为重点,在地热资源条件好、发展基础好且集中供暖无法覆盖的区域布局建设千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为沿黄地区绿色能源廊道的提供支撑。2021年准备启动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安置点地热供暖示范工程建设。
四是健全监测机制,注重生态保护。为地热能规范开发和依法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安装采集设备、数据采集具体方式,做到依法采集、依法监管、依法使用。有序推动项目监测数据采集录入工作,督促地热开发企业做好相关配合工作。2021年主要完成大气污染通道城市及汾渭平原城市地热供暖项目监测全覆盖。
五是推动地热供暖国内外合作向纵深发展。继续支持中—芬地热供暖周口示范项目,扩大合作内容,争取在模式上有所创新,2021年重点推动双方在智慧化控制系统及清洁供暖装备“智”造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提升整体合作水平。
六是加快地热能资源利用量统计计算与核查工作。为更好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不断完善地热能统计体系,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高质量发展,2021年开展地热能供暖的统计计算与核查研究工作,通过探索科学便捷实用的统计计量方法,制定本省地地热能统计标准。
七是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依据我省水资源分布情况,制定《河南省水(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区划》,为全省审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取水许可提供技术支撑;在取水许可审批环节上,强化地热供暖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并积极指导各地进一步简化流程,有力促进地热能供暖工作。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新能源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您继续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