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敦实
中国矿业协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总顾问
背景介绍:作为阎敦实先生的女儿,从1995年开始跟随父亲从事油区地热研究工作,于2021年4月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退休,最近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这一篇父亲手写的稿子,20年前父亲对国家地热事业的思考,放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特别将文稿重新分享给大家。
一九七三年源于中东的石油危机,强烈冲击了世界工业、经济、金融的正常运行秩序,也搅乱了许多国家人民大众的工作、生活秩序,一时间全球性的石油供应短缺,油价暴涨,继而引发广泛的通货膨胀、社会动荡,各国的政府首脑和社会贤达,经过石油危机的恶浪袭击之后清醒过来,都冷静地面对本国能源资源的实际情况及工业—经济结构的特点,认真思考、研究、制定了自己的能源发展政策及防范抵御再一次石油危机的举措。虽然国情不同,各国抵御再一次石油危机的政策不尽相同,但是仍然有某种共性,如:
尽量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研究发展采用节油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降低石油消费。降低石油在总能耗中的比重。重新认识评价本国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资源,鼓励积极开发本国的能源资源,努力减少能源依赖进口的程度,确保国家的能源供给安全。
政府加强能源政策、能源立法、能源供需宏观调控管理的力度,增加对节能降耗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替代石油的新型材料,开发新科学技术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包括专项基金、低息、无息贷款等。此外,有的国家的政府还制定了建立和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提高车用汽油消费税,迫使高耗油汽车退出市场等措施。
从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机迄今已经过去了27年,西方各工业国家,不同程度的在节能降耗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主要表现是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加,但是能源总消费却在逐年下降,本国不同类型的能源资源供给的比重也有明显上升。如煤气化、煤液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电、核电等,有些国家在节能、新能源开发技术进步和实用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
回顾一九七三年那次石油危机爆发时,我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我国没有石油短缺的问题发生,国内石油价格也没有与国际油价接轨,相反还增加了石油出口的外汇收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和有远见卓识的我国专家、学者鲜明地提出了我国能源供给的安全保障问题,就在这段时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正式确立了全面研究,评价我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的大型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组织参与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关于我国地热资源及地热地质学的科学研究活动。石油部门积极地、无保留地向专家们提供了所有含油气区的大量有关地温变化、地热水质、热水储集岩性质、地热水储集层深度、岩性、产能等有关信息和资料数据。
这次大规模的我国地热资源研究和评价及局部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性科学实验,为近十多年来,我国地热开发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地热开发利用活动在我国东部、西南的川、黔、藏及陕西关中地区逐步展开,地热在现代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浴疗、供暖、旅游、皮革、酿造、干燥、发电等方面应用价值及经济价值已逐步被人们理解和产生兴趣。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我国第十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们地热界的各方人士,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中国矿协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要更好地发挥协会的作用,要努力沟通地热经营、地热开发利用的企业家、专家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努力使政府主管领导部门,了解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潜力,了解应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未来地热开发利用中得到国家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
考虑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能源供给保障问题严峻,国家将更为关注本国多种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地热开发利用事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我想借此机会向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及地热界的朋友提一点粗浅的建议,以便交流讨论:
(一)通过媒体、展览、试验区示范、信息网络工具、撰写论文及地热开发知识的通俗读物让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我国是可利用的中、地温地热资源大国。我国的大陆、近海及台湾可开发利用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开发条件好。松辽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大平原、苏北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海南岛、滇黔桂、关中平原,城镇居民点多,农业耕地多,大面积农田之下有大型地热田,在800-4000米深度,广泛分布50℃-110℃的地热水资源,有就地开发利用的最好条件。只有让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地热田的存在,及开发利用的价值,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才能涌现出众多的地热开发的投资者,经营者和企业家。
(二)按市场规律,加快形成我国的地热工业体系。开发地热田和开发油气田类似,要有地热田的勘探开发地质工作,确定地热田的规模、计算地热田的热能和地热水的储量和产能;要有开发的方案和计划,要有地热开发井的设计施工力量;地热水的水质处理、开采、输送、换热,热能有效利用的工程计量和调控系统的设计、施工;热能利用后,尾水的处理回注,保持地热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没有必须配套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我国地热开发难以走上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开发地热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器材、仪表等在定点生产,质量标准和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还要做很多工作,开发地热实际上是开发热载体地热水,和开发油气同属于流体资源开发,工艺技术比较接近,石油企业应为我国地热开发做更大的贡献。
(三)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应尽快立法。包括资源所有者、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应办的法律手续和授权,资源费的收取标准,扶持鼓励性的政策制定等。环境保护,资源保护要受法律制约,防止破坏性开采。热能的有效利用,尾水的回注与排放等要有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地热开发利用进入严格的法制化管理轨道,防止温泉名胜区乱打井开发地热,使温泉枯竭;防止地热开发井过密,过量开采,井下热水液面急剧加深,开采成本增加,甚至水资源枯竭的破坏性开发行为的发生。
(四)鼓励大量石油废弃井,用于地热开发。考虑制定石油工业已经遗弃的、停用(永久性)的各种井,转为地热开发井的相应法规,哪些可以转为地热开发井,哪些不能转,转让时的批转手续,转让合同模式,对废井利用,使废井增值,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制定鼓励政策。
(五)高地温区的已开发油田进入开发末期,整个油田应转入地热田开发阶段。这种情况将涉及一系列所有权转移,如资源转换,地表固定资产的转移,作业内容的变更,纳税义务的改变,都要有法律依据,由于油田转型开采地热水,意味着高含水采油期无限延长,水中带出的油转为副产品,这部分增加的油,其销售收入的归属要有法律规定。
(六)创造有利于地热开发利用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目前,地热开发的资金筹措,经营管理模式,经营各方的责权利关系,由于开发利用的专业性质不同,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教训,现实中地热供热为一方,开发利用地热的产业经营者为一方,需要建立有偿供热合同模式;也有地热开发与产业经营一体化的,也有物业公司从事地热水开采、供暖、收费统一经营的,需要总结经验,使地热开发利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地热开发利用要不断创造良好的合作模式,收益共享的经营机制是成功的关键。近几年在城镇居住区的小区建设规划中,把太阳能、地热能利用结合起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投资,统一收回投资,取得收益的做法很好。
(七)广大农村的地热开发要取得国家扶持性政策的资金支持。广大农村发展地热种植、养殖。可以使土地大幅增值,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为村镇建设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发展设施农业所需要的地热勘探、钻井、开采、换热及回注等过程的地热工程资金投大,初始投资难以解决,政府方面主要考虑建立发展地热开发利用的专项资金,无息、贴息贷款方面制定扶持政策,以加快地热开发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八)建立高技术、高收益、高管理水平的现代地热农业示范基地,带动现代农业、地质农业、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大平原及西南地区,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若干个技术较先进、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地热开发示范基地,由农业主管部门选择农业专家参加,作为我国地热开发利用的研发中心及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可以采用国家股和集体股复合的体制经营,在政府支持帮助下,推动对外合作,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建立合资经营的地热开发公司,起到示范、培训人才的作用。
(九)地热开发是石油企业未来替代产业的重要选择,应该开始搞示范。地热田区的油气田在开发后期,进入特高含水后,可以整体过渡到另一种能源开发阶段,即油田开发进入地热能开发阶段,油田的油气井,地面设施转而用于地热开发,增加新的使用价值。这种转变,应该是老油田寻找替代产业的最佳选择,是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途径,华北雁翎油田地热水温度达110℃,产量700-1000立方米,目前含水已经达95%以上,应该为这种转变做准备。如果石油企业乐于接受这种转变,在华北大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湖畔,可以建设一个14平方公里的大型地热开发示范基地,在高效农业、地热养殖、旅游浴疗等方面将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石油企业家们有激情来做这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