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近日,PV-Tech发布《2021年全球top10光伏组件供应商排名》,隆基股份扩大领先优势,继续稳居“首席”地位。
据公开报道显示, 2020年上半年,隆基组件出货量为7GW左右,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隆基组件出货量约为17GW,就此而言,隆基2021全年组件出货又将再次跨上新台阶。
在此之中,182组件居功至伟,该产品是隆基持续“霸榜”的重要支撑。
2021年3月,隆基股份副总裁、全球营销中心总裁佘海峰曾在演讲中表示:“2020年我们182组件实现量产,而2021年我们预计182出货将迎来全面‘裂变’,成为组件出货的重要支撑。”
事实上,182组件不仅撑起了隆基,更是整个光伏市场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据了解,2021年在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中,包括隆基在内的具备182产能的7家企业,合计出货了约39GW的182组件。
根据《2021年全球top10光伏组件供应商排名》,2021年全球光伏行业整体出货量超过190GW。按此计算,在2021年,仅7家企业的182组件出货量就占据了全球组件出货量的五分之一。
后来者居上
2019年6月,隆基股份发布了组件新品Hi-MO 4,该产品率先采用了基于166mm硅片制成的高效电池,166mm硅片较当时主流的156.75mm硅片面积增大了12.2%,令Hi-MO 4组件功率明显上升、成本大幅下降,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在此背景下,扩大尺寸一时间成为了诸多硅片及组件厂商的发力方向。
2019年8月,有行业企业直接将硅片尺寸做到了210mm,诸多组件企业如获至宝,纷纷跟进,在2019年末和2020年初相继推出自家的超大尺寸组件产品。大尺寸组件从此热闹起来,成为了整个光伏行业的焦点。
但回头看去,作为大尺寸浪潮的发起人,隆基坚定的选择了182尺寸而不是更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隆基眼中,尺寸本身不值得迷信,它只是一种用来更好地实现客户价值的工具,而超大尺寸带来的风险太过明显。
为了探究完美的大尺寸,隆基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了100多个地点,对多种规格及尺寸的组件进行了BOS成本测算,最终得出结论——182是组件尺寸与配套、回报、风险、物流、人工等各类限制条件之间的极限平衡点。
经过一番缜密的研究,2020年6月,隆基以十足的信心发布了首款182组件——Hi-MO 5,该产品既拥有大尺寸组件的高效益,同时还具备传统组件的稳健可靠与易适配性,一经推出,就收获强烈市场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隆基慎重研究最佳尺寸到推出产品期间,光伏组件老牌大厂晶科能源与晶澳科技也没有跟进超大尺寸,而是像隆基一样将182作为自家大尺寸组件的唯一规格,可见182尺寸的科学性。
182组件虽推出的晚了一些,却做到了后来者居上。2021年以来,大尺寸组件已成为各大光伏项目招标中的绝对主流,占比普遍超过70%,但在大尺寸组件的选择中,市场显然保持了理智,没有迷信“越大越好”。
比如在各地多个招标文件中都有明确要求,组件工作电流不得高于15A,这便是在避免超大尺寸组件大电流可能带来的风险。更有业主如广东电力,直接对电池组件尺寸做出了限制,在其2021年三批总计601MW的项目招标中, 521MW全部采用182组件,占比达96.5%以上。
在此背景下,2021年182组件出货量一路高涨,建立起大尺寸组件“王者”地位,可谓是顺理成章之事。
进阶主流背后
大尺寸组件诞生于2020年,真正实现量产是在2021年,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成长速度却是肉眼可见的惊人,如今已是公认的主流产品。
主流产品之所以主流,并非仅看尺寸,更要看产品方方面面的标准。凭借2021年的“战绩”,182组件已成为大尺寸组件的领军者。在这背后,有一个关键支撑,那便是182组件早已形成了可遵循、可复制的标准,完成了自身的体系化。
2021年5月,晶澳、晶科、隆基联合发布182组件产品白皮书,对182组件的尺寸、重量、电参数、量产情况、产业链配套与产品标准化以及系统端价值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明确。与此同时,白皮书还写道:
“182组件是基于对全产业链价值、光伏组件尺寸增大的各项边界限制条件的深入分析所提出的最具度电成本优势的组件解决方案。标准化的组件尺寸有利于制造设备、辅材、逆变器、跟踪支架等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工作重心回到技术创新之上。”
沿着标准化思路,2021年9月,晶澳、晶科、隆基三家企业进一步发布了M10系列组件产品的标准化方案,此举主要是为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协同,倡导全行业采用统一标准,解除各182组件厂商因技术路线、设计理念、安装方式差异而给下游用户带来的困扰,促进光伏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白皮书、标准化方案的陆续出台,不仅增强了市场对182组件的认可度,更坚定了组件厂商扩产的信心。记者了解到,截止2021年底,仅隆基、晶科、晶澳三家182组件的合计产能就达到了54GW。
有标准、有产能、有市场,不难预见,未来182组件在大尺寸浪潮中的引领地位将愈发巩固,并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持续发挥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