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而未决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或可尘埃落定。
3月24日,财政部网站发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中“中央本级支出”从2021年的928亿元增加至4528亿元,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487.8%。
业内人士判断,大概率用来解决长久以来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
可再生能源补贴长期拖欠问题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因素,长期拖欠,已导致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停产或濒临倒闭。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拖欠问题何时解决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封口的“无底洞”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迅速扩大。“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将大幅提升,预计发电装机占中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将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吸引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创造出400多万个就业岗位,贡献税收3000多亿元,取得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取得这一成就的过程中,离不开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扶持。
不过,成也补贴,败也补贴。一方面,在发电规模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造成国家从用户电费中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不足以支撑电价补贴的按期兑付,逐步形成了财政兑付压力和发电企业的现金回笼压力。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巨大,项目收益率低,投资回收期漫长,电费是唯一收入来源。但补贴不及时发放以及不足额发放,使得企业现金流严重不足。更甚者,对于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差的企业来说,还要面临低价乃至折价出售电站或者对金融机构违约的窘迫境况。
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痛点问题。
早在前两年,因补贴而导致应收账款超过当期营收的上市龙头企业还不在少数。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和金融多重手段的推动下,情况正在走向好转。
今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拨付761亿元;云南能投近日在回复投资者问题时,表示“2021年公司所属四家风电公司共计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8,31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补贴需求的总盘子已经封口。2022年开局,风电、光伏全面平价,所谓的“无底洞”已不存在,由绿电消费引导的市场即将来到。
可再生能源进入绿电消费驱动时代
一次性解决补贴资金缺口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按照相关机构早前测算,截至2021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拖欠累计在4000亿元左右。根据《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明确“中央本级支出”增加至4528亿元,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或许已不是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3月9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特急文件《关于全面排查梳理全区已批复新能源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严查新能源补贴手续,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项目。这一《通知》也印证了国家解决补贴问题的决心。
当前正值国家对于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进行调整,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工业经济稳增长需要高涨之际,国家解决新能源补贴问题恰逢其实,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一是甩掉补贴沉重包袱,昭显继续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新能源快速进入新发展时代。可再生能源补贴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不但是经济包袱,更是信心包袱。国家解决新能源补贴的问题,表明国家有继续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发展的决心,也有承受其发展成本的雄心,能极大打消市场疑虑,修复被损的行业发展信心。新能源发展是坚定不移的决策,既是“双碳”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发展的要求,不会因为任何问题而改变!从今往后,政府、企业均卸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拥抱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未来!
二是为新能源发展注入增量资金,成为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措施。2月18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将光伏产业创新、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风电发展等新能源相关的装备产业链投资作为投资部分的第一条。此次一次性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并形成未来及时兑付补贴的长效机制,极大缓解新能源运营商的资金压力,形成新一轮强大的新能源投资动力,满足了工业经济稳增长对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期望。
参考资料:奇点能源《新能源存量补贴靴子落地!新能源发展步入绿色消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