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财经 » 财经动态 » 正文

苹果“造车”卷土重来?挖走福特任职31年资深高管,收购美国电动汽车Canoo

日期:2022-05-19    来源:能见  作者:冯优

国际新能源网

2022
05/19
14: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技术 苹果汽车

当所有人都认为苹果“造车梦”已经破碎之际,多条动态又给“Apple Car”续了一命。

5月17日,彭博社报道称,为继续推进造车项目,苹果公司正在考虑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前者造车的研发项目与后者产品相类似。

但苹果看重的并不是Canoo的基础技术而是人才资产。这家初创公司的员工在汽车内外饰、软件、汽车制造、传动系统、电池技术和其他汽车部件方面都有所专长。

同时,Canoo特有的可扩展电动汽车平台也引起了苹果的兴趣。该公司打造的“滑板式平台”足以将新车型的开发时间压缩在18到24个月之内,传统车企研发一款车的周期是3到5年。

这对于苹果尽快推出一款可量产的电动汽车而言至关重要。

事实上,进入5月份以来,苹果的造车计划已迎来多项进展。先是彭博社爆出苹果挖来了在福特工作31年的高管——Desi Ujkashevic;随后又传出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将负责苹果汽车的代工业务。

种种迹象,让苹果的造车计划看似“万事俱备,只欠量产”。不过,就在2个月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透露:苹果汽车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

此外,其造车团队高管相继离职的消息也一直不绝于耳。而最近取得的多项进展,无疑让原本就一波三折的苹果汽车项目再添疑云。

高管团队频繁更换

事实上,自2014年苹果造车项目“泰坦”被曝光后,苹果的造车之路并不顺利。在过去8年里,其造车项目团队已经历数次换血。

根据彭博社MarkGurman的报道,今年1月,苹果汽车团队软件工程项目主管Joe Bass离职,并入职meta。此前,他已经在苹果汽车项目上工作了7年时间,算是元老级人物。

虽然这被坊间戏称为是“造车已经没有元宇宙吸引人”的最新例证。但于苹果而言,却可能是其造车计划进展不利的又一例证。

从去年开始,Dave Scott、Jaime Waydo、Dave Rosenthal和Benjamin Lyon三位核心成员相继离职,负责汽车团队的Doug Field也在去年离职加入福特汽车。之后,负责苹果项目硬件的MichaelSchwekutsch也离开了苹果。

可以说,苹果汽车的13人核心团队中,已经有6人在去年离开了苹果。与此同时,苹果汽车项目的两位最高级别主管也在2020-2021年更换了一轮。

2020年底,苹果机器学习和AI战略高级副总裁John Giannandrea就被任命为汽车项目主管,前主管Bob Mansfield正式退休。John Giannandrea直接汇报给苹果CEO Tim Cook,可见苹果对造车计划还是相当重视。

2021年,苹果Titan项目执行主管DougField离职,苹果技术副总裁Kevin Lynch接任了他的位置,成为造车项目执行的“一把手”。

从KevinLynch过去的经历看,他最初任职Adobe公司CTO,后来自己创业的公司被Adobe高价收购,接着进入苹果一手开发的Apple Watch,其经历和造车基本毫不相干。

John Giannandrea和Kevin Lynch进入苹果造车团队,也就代表着造车项目最高级别的主管全部更换了一轮。

而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高管团队频繁更换对研发进度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或许,这也是苹果造车少有实质性成果的原因之一。

技术路线摇摆不定

苹果造车项目团队频繁的人事变动,背后是苹果造车技术路线抉择上的犹豫,而苹果CEO库克难辞其咎。

相较于前任CEO乔布斯,库克显得更保守,不愿承担太多风险。

2014年,苹果推出代号“泰坦”的造车计划。库克不希望公司承担开拓汽车市场的风险,苹果的造车项目进展缓慢。直到2019年,库克才正式启动造车项目。

并且在造车这件事情上的表态,库克似乎都是处于变动之中——其在2017年对彭博社(Bloomberg)表示:自动驾驶是“所有人工智能项目之母”,也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

但到了2021年,在接受美国科技播客 Sway采访时,库克虽然仍旧强调了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表示:苹果“喜欢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并找到它们的交叉点。苹果喜欢拥有与此相关的核心技术······他们在内部研究了很多产品,虽然许多还都一直未见天日,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不会发布出来。”

彼时,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均已经推出多款产品,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已基本饱和。

一般情况下,科技公司入局汽车产业,有两条技术路径,一是向车企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二是直接下场造车。

库克在路线选择上举棋不定,也缺少些许耐心。2018年以前,泰坦计划主要负责人为曼斯菲尔德,苹果路线选择和谷歌类似,研发高级别辅助驾驶,为车企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并申请了近千项的相关专利。

但相较于谷歌子公司waymo,苹果的路测数据远远落后。2018年苹果全年路测7.9万英里,waymo则达到1000万英里。

2018年,苹果从特斯拉挖来菲尔德,后者2003年-2008年在苹果担任硬件研发副总裁。由于自动驾驶研发不及预期,苹果于2019年裁员300名汽车团队工程师,转向整车设计和制造。

按照库克的想法,汽车业务线和移动智能终端类似,由苹果负责设计,寻找传统厂商进行代工。有媒体报道称,现代汽车和苹果此前接触合作造车,但现代汽车方面给予辟谣。有部分现代高管认为,现代和苹果的合作应该保留更多的自主权利,并且能够实现一些技术共享,例如苹果智能辅助驾驶也应该向现代自家产品进行技术输出。如果只是简单的为苹果代工,将沦为第二个“富士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代起亚作为全球头部车企,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等领域,现代已掌握核心技术,也体现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单纯沦为代工厂,现代肯定不愿意。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在Model 3研发过程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里,尝试联系苹果 CEO 库克,讨论以600亿美元让苹果收购的可能性,但库克并没有接受和他会面。

目前来看,库克引导下的苹果在造车路线走得并不顺利,也给其他下场造车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软件定义汽车,让科技公司入场造车成为可能。一方面,科技公司需要和传统车企进行合作,借鉴已有的技术;另一方面,传统车企普遍认为未来最大的对手来自科技行业,意味着双方最终会成为对手。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观察者网、车东西、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时报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