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自发布之日起,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减污协同降碳、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为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提升省内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促进具备条件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规模化发展,加大具有资源优势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鼓励生物质直燃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积极探索开展区域智慧能源建设,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
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领域,《方案》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规划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完善建筑节能、减碳、绿色改造等标准体系,研究出台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文件,提高节能减碳要求。
同时,《方案》提出了优化城乡建筑用能结构。全面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因地制宜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实现采暖、供冷、生活热水用能清洁化。规划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据记者了解,日前,湖南长沙大泽湖海归小镇研发中心(一期)项目施工招标公告对外公布。
项目位于滨水新城大泽湖片区,将打造总投资为6亿元的地标建筑——天空之厅。
海归小镇研发中心(一期)项目是湖南省首个三塔连体大跨度纯钢结构建筑,也是湖南重点绿色建造试点申报项目。将成为长沙城市新地标、“一江两岸”绿色建造示范标杆,为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企业打造生态、智慧、活力的研发创新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大泽湖片区上新了绿色节能新项目——众联悦江徕。
该项目是浅层地热能利用试点,需在新建建筑应预留接入浅层地热能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条件,并配套建设能源换热站。社区居住环境节能且舒适度较高,基本满足了刚需及刚改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