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
农作物收获时节
田间地头遗留了大量的秸秆
废弃的秸秆该如何处理
连日来,在港南区新塘镇新和村的田间地头,在拖拉机的带动下,甘蔗叶专业打捆机从残留甘蔗叶的地上走过,一会的功夫,就将甘蔗叶收集打成捆。
△打捆机作业现场
广西贵港环投供热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经理 吴迪:打成捆的甘蔗叶装车送往位于港南区八塘街道的广西贵港环投供热有限公司,破碎之后用作锅炉水加热的燃料,锅炉水经过加热形成的水蒸气供到周边的木板厂用于烘板、压板。
港南区是农业大区,全区耕地面积55.9万亩,其中水田35.36万亩、旱地20.53万亩,双季稻年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46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据统计,港南区秸秆产生量约为27万吨,可收集量约为22万吨,以水稻、玉米、甘蔗为主,其中水稻秸秆产生量约为18.8万吨,秸秆资源量较大,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可达90%以上。
△搂草机田间作业
2022年,港南区引进的广西贵港环投供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花生壳、稻壳、秸秆、树皮、枝桠材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实行热电联产的节能环保型生物质发电企业,有效解决新塘镇及周边镇(街道)水稻、甘蔗、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消纳问题。目前,该公司年秸秆利用量1万吨以上。
△割草机田间作业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采取秸秆腐熟还田、秸秆收储离田、秸秆生产青贮饲料、秸秆加工固体燃料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水稻秸秆装车离田
政策为引领,保障工作稳步开展
今年6月,贵港市印发了《贵港市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2-2025年)》和《贵港市2022年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压实各方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落实追究制度,将秸秆禁烧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进行挂钩。
资金为保障,推进收储离田队伍建设
我市通过资金扶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收储离田队伍建设工作,目前依托企业建立的秸秆收储离田队伍有11个,其中今年桂平市新引入了长通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和冠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秸秆打捆离田工作。
项目为支撑,深入实施秸秆还田离田
夏收以来,全市建立早稻秸秆腐熟还田示范点共31个,实施面积4.34万亩。秋收以来,全市开展冬种绿肥面积共19.92万亩,开展秸秆打捆离田面积共25000多亩。
△秸秆制成颗粒燃料
贵港市通过政策扶持引领和项目示范带动,秸秆收储、运输、利用形成了一套“贵港模式”,探索出了“产业强、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推动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