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政策法规 » 新能源政策法规库 » 正文

“三步走”……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

日期:2023-01-09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

国际新能源网

2023
01/09
13: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量 新能源消纳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蓝皮书”),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

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

加速转型期,即当前至2030年:

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煤电仍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将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预计,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新能源运营商将能持续受益于装机高增带来的发电量的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探,光伏电站投资成本逐步进入下行通道,也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侧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大电网形态进一步扩大,分布式智能电网进入发展起步期。用户侧的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电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行业的替代“提速扩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至35%以上;同时灵活调节和相应能力提升至5%以上,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和高效消纳。在储能侧,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需求。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总体形成期,即2030年至2045年:

碳排放由峰值水平平稳降低,用电需求在2045年前后达到饱和。新能源发展重点转向增强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和积极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利用,助推全社会各领域的清洁能源替代。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化转型提速,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形成。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可中断负荷等用户侧优质调节资源参与电力系统灵活互动,用户侧调节能力大幅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逐渐成为主体,助力能源消费低碳转型。

巩固完善期,即2045年至2060年:

新型电力系统进入成熟期,具有全新形态的电力系统全面建成。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新能源普遍具备电力支撑、电力安全保障、系统调节等重要功能,逐渐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和基础保障型电源。煤电、气电、常规水电等传统电源转型成为系统调节性电源,服务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应急保障和备用容量。新型输电组网技术创新突破,电力与能源输送深度耦合协同。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原文如下: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请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将相关意见建议传真至010-81929279,或通过电子邮件发至sunhe@nea.gov.cn。

感谢参与和支持!

附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3年1月4日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