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结构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世界能源金融大会11月召开
据了解,200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达到50%,已进入能源预警期。
同时中国能源结构出现积极变化。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结构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根据初步资源评价,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中国进入能源预警期
据了解,200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达到50%,已进入能源预警期。
“应对能源安全挑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能源金融大会主席、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说。
中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为世界总量的3%左右,多数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日本采取科技兴国战略,减少对高耗能产业的依赖,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1962年至1972年的平均1.14,下降至1972年至1977年的0.41。
据了解,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日本的7倍。2007年中国平均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依然较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近0.7。而制造业规模也相对较大的日本,2006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1。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总量是26.5亿吨标准煤,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200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全球的比重是10.41%,截至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全球的比重提高到了16.8%。
现在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是2.38吨标准煤,而中国人均是消费1.8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2%。
中国能源结构积极变化
8月1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结构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200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折合成标准煤是12.9亿吨标准煤,截至2007年,产量达到了23.7亿吨标准煤。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2007年中国化石能源生产总量比2000年提高了5.39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化石能源生产占全球的10.48%,2007年中国化石能源生产已经占到全球的15.87%。
2007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天然气的比重增加了1.1%,核电、水电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增加了1个百分点。
原油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的比重,2000年原油占18.1%,天然气占2.8%,水电、核电和风电其它能源一共占7.2%。2007年原油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到了11.3%,天然气的比重从2000年的2.8%上升到3.9%,其它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从过去的7.2%增加到了8.2%。
在国内,奥运会后成品油价格是否调整取决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的能源状况等因素,但奥运会后成品油价格是否上涨尚无方案。
根据初步资源评价,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有了一定的水平,具体到一个企业投资应选择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哪一方面,这就要看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资金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
针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张国宝说,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折合2.2亿吨标准煤,相对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5%。可再生能源比重较大的是水利发电,我国有水力发电4800多亿千瓦时发电量,占整个发电量的16%。风力发电去年一年新增了340万千瓦,使得累计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605万千瓦。
例如投资太阳能热水器,首先要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情况,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超过3000家,生产量达1000万m2,全真空玻璃管热水器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且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第一。
为大力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中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提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高出部分在全社会进行平摊。为了鼓励风力发电,中国对风力发电减半征收增值税,一般增值税是17%,对于风力发电只征8.5%。最近几年,我国的风力发电飞速的发展,现在中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的第五位。仅去年一年,中国新增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就达到305万千瓦。在内蒙古,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布置了一系列超过百万千瓦乃至一千万千瓦的大型风力发电基地,现在都已经在建设。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在未来能源构成中更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能源金融大会主席、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认为,“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投资潜力巨大。同时更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利在当代业在千秋,因此也必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