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生物质能 » 燃料电池 » 正文

安亭企业联合发起,市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日期:2023-03-06    来源:上观新闻

国际新能源网

2023
03/06
14: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安亭企业联盟 新能源汽车

日前,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由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中德智骋(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发起的上海市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其中,6家单位注册在嘉定。该联盟将开展燃料电池技术标准体系和标准项目研究,支撑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还将通过协同创新,补强燃料电池创新链薄弱环节,加快融通全产业链,助力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市经信委技术进步处负责人介绍,上海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经过20年探索和推进,具备一定产业链基础、产业生态成果和推广应用成效,总体发展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燃料电池领域,嘉定企业——重塑科技、捷氢科技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在氢燃料电池整车领域,已有约2300辆沪产汽车上路,占全国五分之一,覆盖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各种车型,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4100万公里;在氢能领域,上海年产工业副氢42万吨,已建成加氢站16座。在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研发方面,上海创新主体还需要持续突破。市政府去年9月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为打造未来能源产业集群,要推动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和碳纸、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创新。

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重塑科技表示,面对这一研发布局,上海市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正当其时。创新联盟将促进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共性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交流,突破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汽车燃料电池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创新,积极推动创新联盟单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形成汽车燃料电池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和持续开发能力。除了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待提升,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存在创新力量分散、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创新联盟将推动建设上海市燃料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行业难点、堵点问题的化解,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真正走向商业化、规模化。

据了解,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德智骋(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为上海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生态。两年前,汽车城牵头上海城市群申报财政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经专家评审,最后以全国第一的优秀成绩成功入围国家第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去年,由汽车城参与投资、建设及运营的国际汽车城加氢站项目在安亭正式开工,这一加氢站日供氢能力1600千克,是目前上海最大的70兆帕供氢能力的加氢站。中德智骋坐落于汽车创新港内,作为实体运行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中德中心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创立,专注于为汽车行业提供法律法规修订建议、标准制修订、检测认证、大数据交互、技术咨询以及企业孵化等公共服务,着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国际生态圈,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公司将紧密团结联盟各成员单位,探索燃料电池新技术、新业态,为燃料电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各成员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上海制造业大区和产业重镇,嘉定在全市最早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较为领先的产业生态,打造了氢能港、新能港两大市级特色园区。嘉定区内聚集了相关企业近100家,包括其中有20多家是头部企业,占到全市在这个领域里面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嘉定还布局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的公共服务和技术创新的平台。嘉定今年即将拥有6座加氢站,并推出了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场景,是国内最早示范运营燃料电池的公交车,和最早尝试租赁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城市。截止去年底,嘉定区已经合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到近1400辆,累计安全运营的里程占到全市近九成,构建了示范运营,应用规模也在全国领先。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