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双碳风潮下,中国光伏行业最近十年发展迅猛,各种技术方案和路线层出不穷。
但尺寸加速迭代的进程,也给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甚至风险。
近一个多月来,越来越多的行业顶流企业与专家开始呼吁“推动行业尺寸标准化”,中国光伏行业为实现产品尺寸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做出了很多努力。2022年12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发布团体标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外形尺寸及安装孔技术规范》。
4月11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尺寸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通威、福莱特、信义等15家光伏企业参与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是在行业呼吁下组织召开的,意在摸清目前矩形硅片及对应组件尺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矩形硅片对应的组件产品的核心价值及其尺寸标准化的可能性,以期共同推动晶体硅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从而引导行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在致辞中表示:“组件尺寸不统一将造成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原材料环节制造成本上升,以及增加终端电站设计成本、供货风险。”
对于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这一热点、焦点问题,与会的龙头企业有着广泛的共识,也纷纷提出了对组件尺寸标准化这一趋势有着更高的期待,组件产品尺寸标准亟待统一。
当天下午,隆基绿能产品管理中心总裁吕俊博士与黑鹰光伏进行了一场对话,就行业尺寸乱象及风险、尺寸统一的挑战及战略意义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供读者参考。(特别注:产业繁荣,百家争鸣,支持所有基于理性、专业性和建设性的辩论与发声。)
Q:光伏产业链的尺寸标准化为何如此紧迫?
吕俊:我们看到组件产品尺寸高频化迭代进程,将会导致行业资源的浪费。
因为产能建设需要周期,尺寸的变化会带来工装的替换或者产线的改造。短期来看,提出新尺寸的企业在刚开始,好像会是占据一定优势,但在尺寸高频迭代的过程中,这个角色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而持续的设备升级与产能淘汰,会消耗大量的企业资本及产业资源。尺寸的多样化,还造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现多种尺寸规格并行,诸多品类的产品都将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形成呆滞,抬高了整个行业的运行成本。所以在尺寸高频变化中,没有谁是真正意义上的赢家。
目前在供应链层面上,玻璃厂商的呼吁就很强烈。因为不同规格的产品往往不能通用,多一种产品规格就意味着企业将增加更多的库存成本。企业生产出来的玻璃,不可能再去对它进行尺寸上的调整,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很多库存只能变成垃圾被处理掉,这对玻璃企业而言,将造成资产损失。
Q:您认为当前阻碍行业尺寸统一,或者卡脖子的地方在哪些方面?
吕俊:当前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仅仅提出一个尺寸统一的标准,却没有一种机制、方法去保护它(运行),这是不能保证尺寸标准化能够真正有效落地、执行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A、B、C三家企业统一了尺寸标准,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行业内有一家或者有几家提出来要做另外一种尺寸,这样那些坚守原标准尺寸的厂家就会很被动,企业到底是跟还是不跟?如果坚持原来的标准,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如果不坚持,我们之前所坚守尺寸标准化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呢?这样行业利益趋同的目标其实就不存在了。
所以,有不少企业害怕自己因为遵守承诺而造成损失。这种心态可能是导致大家不敢轻易去推动、参与尺寸标准化的原因之一。
Q:在此次举办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尺寸研讨会上,参会企业代表有没有达成共识?有没有争议?
吕俊:在这个会议上,基本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即光伏产品尺寸标准亟待统一。
当然,目前大家都有各自的观点。比如有企业提出说我们在物理上把尺寸顶到极限,让大家“大”无可“大”。但这个在实际运行中挑战很大,在光伏行业过去的发展历史上看,光伏产品尺寸,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实际上,我们更看重的是,尺寸标准化能不能形成一个机制。比如参与企业未来变更尺寸的话,能不能通过标委会或者某个平台来组织研讨、协商,共同推动?尺寸统一是行业大势,同时我们也有必要配套建立一整套尺寸变化的研究、讨论和决策机制,这个对行业的发展可能是更有利的。
Q:您提到这个机制应该如何建立和运作呢?
吕俊:首先参与这个机制的应该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只要企业最高决策层认可,并有决心参与尺寸标准化这件事情,我们相信它就一定能实现。
在机制运作上,它应该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一旦我们新的标准确定之后,未来如果企业想制定新的标准,应该分为三步走,即先研讨、再决策,然后约定统一行动。
其次,站在下游客户的角度,在变更标准前,我们应该给客户一个充分有效的反应时间。现在下游客户在采购组件前可能已经把基准方案设计好了,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在决定改变尺寸前,应该提前较长的时间告诉我们的客户,这也是对客户的尊重。
而且我们的供应商现行的产品也是大规模在产的,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必然会有一些库存的产品。为了保护供应商的利益,我们也应当提前较长时间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可以提前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渡期里面,对于供应商所生产的产品,我们也可以帮助消化,保证供应商伙伴能够平稳过渡。
通过这些机制,把时间的窗口留给我们的客户和供应商,这是我们真正实现行业协同发展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体系。
Q:市场也有担心,标准化是否会带来光伏行业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您如何看待标准化与同质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吕俊:首先我们要搞懂差异化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我认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给客户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我们访谈过很多下游客户,对于市场上这么多产品(尺寸)规格,他们也很头疼,他们也希望能实现尺寸统一。
我认为创新应该是差异化发展的主赛道,比如如何通过创新满足客户的一些差异化需求。目前在尺寸的微创新,只会让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困难,而且对消耗越来越多的行业资源,这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阻碍,而不是促进。
Q: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资产包袱,您刚才也说过“尺寸在高频变化中,没有真正的赢家”,您认为怎么平衡企业目前的资产跟尺寸变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尺寸才需要变革呢?
吕俊:我个人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有资产包袱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市场上出现一种有效尺寸,自我革命总比被行业革命要来得好,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我们到底多长时间要去做一次变革?在行业发展的早期,尺寸变化周期一般在5-7年左右。但是,现在尺寸更迭的频率太快了,这并非是技术发展驱动的。
那什么样的频率是合理的?我认为这应该跟我们的大的技术迭代趋势相契合,比如说现在热议的HJT,未来可能的叠层钙钛矿等。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调整自身产能的淘汰与建设节奏,减少行业资源的浪费。
这个周期多久合适,是五年还是十年,我们也是没有准确的判断。但每年甚至半年就去开发一个新尺寸,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Q:您怎么定义当前的最佳尺寸?
吕俊:从市场的角度上来说,目前182、210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整体比重在90%以上。再细分的话,目前来看182的出货量应该是最大的。
但是哪个尺寸是最合理的尺寸或者是最优的尺寸,我认为这个事在目前来看还比较难以确定和定义。这是现实的问题。
我们首先看,当前产品尺寸越做越大,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整个系统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设计冗余,这本来是为了让光伏系统更加可靠,抵御灾害性气候的。现在,组件尺寸越来越大,支架、边框、玻璃等各个环节的降本,都在吃掉了这个设计冗余。
过度透支设计冗余,会系统性地增加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风险。去年我们看到很多项目在暴雪或是大风过后,出现的组件破裂,系统倾倒现象,都与这些原因有关。从可靠性的角度上来说,组件尺寸变大非往最优化的方向走,而是往风险越来越大的方向走。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
所以我认为设计组件尺寸的时候,除了考虑成本,还要考虑系统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组件产品尺寸其实没有一个最优值,只有一个阶段性的相对合理值。
Q:您认为组件尺寸的极限值在哪里?当前的阶段性合理值是多少?
吕俊:组件尺寸极限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们现有的研究不足以支撑我们得出一个尺寸极限的结论出来。如果从产品可靠性判断的话,我们认为现行182产品的可靠性风险是较低的,无论是给客户交付,还是25年的发电质保,其实我们都有比较大的信心。
从可靠性角度分析,我们认为组件尺寸宽度风险高于长度风险,组件宽度增加100毫米带来的应力变化,大于组件长度同样增加100毫米带来的应力变化。所以21年我们与晶科、晶澳联合发布182产品尺寸标准之后,行业里很少出现宽度超过182组件标准宽度(1134mm)的产品。
我们的组件产品在客户端的应用周期是25年的,我要考虑这25年会发生什么。举个例子,风吹过来会有一个振动,组件面临的是动态载荷压力。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当组件做得越大,它抗动态机械载荷的能力越小。我们182的标准产品,动态机械载荷可以做到3万次,新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做到8万次。但是,超大尺寸组件,虽然都可以通过标准的IEC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测试,但在加严动载方面的表现就明显不足。
Q:您认为尺寸标准化何时能够实现?
吕俊:我认为只要行业主流企业的最高层予以支持,通过一年左右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就有可能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结论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