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次能够顺利在港交所实现IPO,国鸿氢能将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氢燃料电池企业。
日前,氢能“独角兽”企业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这是继去年11月递表港交所未果后,国鸿氢能的再一次尝试。若此次能够顺利在港交所实现IPO,国鸿氢能将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氢燃料电池企业。
估值达70亿元
工商资料显示,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公交车、重卡、轨道交通及船舶等运输行业,以及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发电等场景。
作为较早进入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国鸿氢能受到资本青睐。招股说明书透露,自成立以来,国鸿氢能经过多轮股权转让和增资,合计获得外部投资约30亿元。据了解,目前国鸿氢能估值已达70亿元。
具体来看,早在2016年底,独立第三方深圳融鼎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圳融鼎泽”)先后以人民币6000万元、9000万元从彼时国鸿氢能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手中分别获得其10%、15%股权。
2020年3月,广州鸿盛丰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投资人民币426万元获得国鸿氢能约0.71%的股权。同年10月,国鸿氢能获得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8亿元投资;2个月后,又获得包括共青城水大鱼大科技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张家港绿脉氢能发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在内的共8名投资者合计约5.25亿元的投资。
2021年,国鸿氢能又新获得包括青岛城投氢动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在内的共8名投资者合计4.75亿元的投资,加上同年11月获得的4.21亿元投资,两轮共计获得近9亿元融资。
2022年,国鸿氢能再次分别于8月、9月获得两轮投资,合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参与的投资者达18家。
三年亏损超12亿元
国鸿氢能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公司主要通过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型氢燃料电池来获利,客户主要包括中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至2022年,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国鸿氢能连续六年均排名第一,累计出货量已超过550兆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公司占有中国市场份额24.4%,排名第一;按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占有中国份额21.8%,排名第二。
但国鸿氢能的业绩并未像出货量那样“好看”。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2022年度,国鸿氢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同期分别录得亏损净额2.21亿元、7.03亿元、2.80亿元。三年合计录得亏损净额12.04亿元。
国鸿氢能指出:“公司录得亏损净额,主要由于四项因素。一是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股份支付(来源于单一最大股东股权的股权交易)及股权激励计划;二是与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相关的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三是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四是公司的业务规模于往绩记录期间持续扩大,因而导致相关开支增加。”
此外,国鸿氢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0-2022年,国鸿氢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从-8660万元、-5.61亿元、-2.61亿元,连续多年处于净流出状态。
“鉴于我们于往绩记录期间的毛利率下降、开支增加以及产生经常性亏损净额,即使我们的销量及收入可能因中国政府继续实施有利政策及监管制度以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而增加,在我们能够获得足够的采购订单并将我们的销量扩大到使我们能够盈利的规模经济水平之前,我们仍可能会继续亏损。”国鸿氢能表示。
行业发展初期风险多
当前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驱动因素的重要选择。2019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的工作报告。2022年,中国发布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由于仍处在发展初期,当前氢燃料汽车规模仍然较小,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约为0.8%,与99.2%的锂电汽车销量相差甚远。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出,当前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国鸿氢能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约为1.12亿元、2.45亿元及2.56亿元,分别占同年收入的49.2%、53.6%及34.3%,而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为2.17亿元、4.02亿元及6.35亿元,分别占同年收入的95.7%、88.1%及84.9%。大客户依赖程度较高。
国鸿氢能指出:“我们可能因诸多原因,包括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足、政府有关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政策出现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未能及时或根本无法收回我们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等,而无法从我们未来的业务运营中产生足够的收入、利润或正现金流量。”
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末,国鸿氢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8亿元、6.47亿元及11.63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495天、430天及521天,均呈上升趋势。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氢能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氢能产业未来前景广阔。
川财证券分析师孙灿指出:“完成本次港股发行后,国鸿氢能将成为继亿华通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燃料电池技术公司。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中的公司纷纷寻求上市融资,成功后将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带来资本注入,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