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在长三角地区经济最为活跃的苏南地区、制造业重镇常州正顺应科技潮流,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常州培育出38家
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
最近,常州溧阳的一家科研机构自主研发出了一种新的电解液,可以让在-100℃条件下使用的锂电池正常导电,这意味着,锂电池使用的低温局限将进一步被突破。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当温度低于零下120度的时候,最新研发的电解液仍然是液体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环境下,使用超低温电解液的锂电池,仍然可以充放电,而使用常规电解液的锂电池,已经无法充电,放电性能也大幅下降。
超低温电解液只是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其中一个产品。2017年江苏常州就瞄准电池产业开始布局,引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构建了多个研发平台。这几年,在当地的引导扶持之下,科研人员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纳米硅负极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还在常州结出了产业化的果实。
一家从事固态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已经研发出能量密度达360瓦时/公斤的半固态电池,使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
目前,包括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内的13家高端科创平台陆续落户常州溧阳,搭建起科技与产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2022年常州市动力电池规上企业完成产值超1700亿元,动力电池产量108.5GWh,约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
其实,动力电池仅仅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序列中的一个成员。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常州正在推进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发展,加速挺进氢能这个“千亿级”产业。
当地一家企业研发的新型储氢材料恰恰能解决高压储氢的痛点,并建成了试生产线,能够小批量生产各种规格的固态储氢瓶。
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副总经理 刘国营:储氢压力非常低,氢气储存是在金属的氢化物和化合物里面,具备国际国内行业内普遍认可的高度安全性。
目前这家公司从固态储氢材料、储氢装置,到燃料电池电堆、催化剂、膜电极,以及燃料电池两轮车,都是他们依托自有技术开发的氢能产品。
土地、资金、人才
常州全方位孵化企业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在常州扎根落户、并且投资热度持续不减,常州究竟具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呢?
一家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导电银浆。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是一种以银粉为基材的功能性材料,是制备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产品性能和制备工艺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成立8年时间,就做到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
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是光伏产业的核心材料,技术难度高,被称为光伏材料“皇冠上的明珠”。这家公司成立前的2015年,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主要由进口产品垄断,国内产品只有5%的份额。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个创始人一起成立公司,启动创业项目。在全国各地几经考察,他们最终选择了在江苏常州落户。
对于一个初创企业,很难获得投资基金的青睐,而且作为轻资产项目,也难以获得银行的担保贷款。有一次账上没有资金,公司濒临停产,甚至威胁到下游客户生产线的运转。
危急时刻,公司申报的常州龙城英才计划通过,蒋安松他们接连获得了两笔、总计450万元的奖励。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蒋安松:不光是450万元无偿资助,后面龙城英才还提供500万元没有担保的贷款,这个对于初创企业初创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这家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州市及时给予土地、资金、人才的扶持政策,在企业前期的两轮股改融资中,常州市的政府投资基金都给予了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