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期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已圆满落下帷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并重点提及国际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一大批能源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一系列能源合作成果顺利落实,为构建更加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贡献了重要力量。”10月18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
氢能作为来源丰富、零排放、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推进国际清洁能源合作的新亮点、新趋势。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与俄罗斯、埃及、阿联酋等1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在氢能领域达成合作。本届论坛期间,中外政府及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推动氢能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开创了能源国际合作新局面。
央企带头乘势而上,持续加码氢能合作
过去2年,中央企业、大型上市公司及产业链细分环节代表性企业等,通过投资、贸易、工程服务和产能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俄罗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韩国、埃及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合作,成果显著。本次高峰论坛前后,以中央企业等为代表主力乘势而上,持续加码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氢能合作,实现多项签约。
据不完全统计,10月17日至18日,沙特国际电力与水务公司(ACWA Power)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银行、中国电建、晶科能源等签署多份合作协议,涵盖太阳能、绿色氢能以及海水淡化领域。
10月17日,中国氢能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SCZone)签署价值67.5亿美元的协议,拟在其Sokhna工业区开发绿氨绿氢项目,目标每年生产21万吨绿氢及120万吨绿氨。
10月17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所属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绿氢项目联合开发协议,本次合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绿氢项目,为化学工业减碳提供示范,助力乌兹别克斯坦能源低碳转型。
10月18日,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能源集团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合作,推进在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利用、氢能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10月20日,中国氢能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第七一八研究所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马来西亚沙拉越州能源局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下设氢能子公司签订了关于绿氢设备组装和供应合作意向书,将进一步开拓马来西亚沙拉越州氢能源市场,提升氢能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能力,助力马来西亚氢能发展。
开展政府间氢能合作,开创能源国际合作新局面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氢能市场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能力。我国已发布氢能顶层战略,将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30个“一带一路”国家也已发布国家级氢能战略,“一带一路”氢能合作前景广阔。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政府间氢能合作已有先例,2022年12月,在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沙两国就氢能合作签署政府间协议和谅解备忘录。
此次论坛前后,国家发改委与多国政府有关部门签署共建能源低碳合作文件。
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匈牙利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优先合作项目清单、产业与投资合作、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经济发展政策领域交流合作和数字经济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双方同意加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签署《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政策、技术和信息交流。
10月17日,中国政府授权代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授权代表能源部部长茹拉别克·米尔扎马赫穆多夫在北京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配套电网新建和改造、技术装备、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
10月18日,中国与智利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双方重申愿加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拓展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智方将邀请中方企业参与智利锂矿产业开发和绿氢项目。
章建华指出,根植历史,面向未来。随着全球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将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深度参与全球能源产业分工和合作,深化绿色能源合作,拓展能源合作新空间,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绿色能源合作,推动建成一批经济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绿色能源最佳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