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热大会发表的《北京宣言》认为,未来地热将成为全球最受欢迎、最有竞争力的能源之一。
由国际地热协会主办、中国石化承办的世界地热大会9月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1400名业界学界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肯尼亚、印尼、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的代表分享了各国在地热发电产业方面的经验。中国作为地热直接利用大国,参会代表来自地热产业链多个领域。此次世界地热大会荟萃了各方观点,涵盖了从资源勘探到利用的各个环节,对地热产业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地热产业目前的发展规模都比较小,尚无法与传统能源比体量、论伯仲。除了个别国家,比如肯尼亚,用电量的50%来自地热发电,多数地热利用国家的地热利用规模相对传统能源都比较小。
中国是全球地热直接利用第一大国,国内地热供暖发电地热利用量折合约在6000万吨标煤/年以上,但如此规模也仅相当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从辩证的观点看,规模小意味着后发优势大,意味着产业一旦发展起来边际效应较大。
“办法总比困难多”
今年世界地热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五洲地热对话”论坛,邀请了来自萨尔瓦多、肯尼亚、法国、冰岛、土耳其和德国等国家的嘉宾共议地热产业发展。各国代表提出,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发展模式的调整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有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只是需要时间进一步探索。地热产业发展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这是事实,但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在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规制、各类投资的吸引,以及借贷政策优惠、碳市场交易、碳税政策、技术进步等都能有“用武之地”。确定目标非常关键,具有决定性意义。只要发展目标确定了,方向明确了,前进就会有不竭的动力。这些动力既来自在运营项目已有的生产要素组合优化,也来自通过改革创新带来的新的生产要素不间断的优化组合。
产业做大看浅层,做强看发电
地热在供暖制冷、旅游、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地热消费占国内能源消费比重较大的国家,比如冰岛,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热资源优势。但多数国家的资源条件达不到同样程度。在此形势下,想要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做大地热产业就得考虑浅层地热。
浅层地热基本可以“就地取材”,在建筑领域可广泛用于供暖制冷,客户群体可以说是分布广泛。有建筑的地方就有供暖或制冷需求,碳中和时代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持续为绿色建筑用能开辟了空间。在碳中和目标的驱使和约束下,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建筑供暖制冷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战略选择,地热开发利用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了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未来的能源世界是电的世界,电气化是大势所趋,所以地热产业要发展,应朝着电气化方向发展。与会代表一直认为,地热发电有其空间,目前较成熟的发电技术,如温度较高的中深层地热,干蒸汽发电、闪蒸等技术已有大量应用,未来干热岩发电、双工质中低温发电技术等可进一步拓展地热发电的应用空间。有机朗肯循环技术目前在我国石化企业、水泥生产企业等已有普遍应用,主要针对中低温余热,未来在中低温地热领域也可以一显身手。地热产业要做大,关键看浅层,建筑应用是非常广阔的平台;地热产业要做强,高中低温发电技术、干热岩发电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应用要加大研发力度。
不能把发展希望寄托在补贴上
关于补贴政策,与会代表的观点比较理性,他们认为,补贴政策在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政策的功能仅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无期限的政策扶持上。
德国专家认为,“贴钱式”政策的扶持一般具有阶段性特点,犹如发展初期对产业输能,但产业一旦成长起来,具有“造血”功能,政策就应该退出舞台。多数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对产业的补贴不会太多。地热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对产业发展最重要,企业经营者要不断改进技术工艺条件,优化各类生产要素组合,在探索中提高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
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市场环境不同、技术手段不同,不同地区和场景下支撑地热产业发展的项目条件各异。大项目有大项目的做法,小项目有小项目的做法,运行不会千篇一律。地热产业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做到兼容并蓄,大小项目结合、大小企业结合才是地热产业发展的完整图谱。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地热市场要充分开放,在做好监管、制定好标准的基础上,推进多元化投资。
本届世界地热大会期间,国际地热协会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行业标准,这是全球地热领域发布的第一项行业标准。《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以雄县地热供暖项目等中国地热供暖实践为参照,基于地热能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制定,就中低温水热型地热供暖给出了系统的推荐做法,具体环节包括地热资源评价、开采方案设计、钻完井工程、供热工程、监测与控制等六部分内容,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近年来,中国地热产业的标准化一直在稳步推进。
动用一切可动用的绿色能源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落实相关要求。我国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而发达国家基本上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及21世纪初就已实现碳达峰,但我国与世界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点基本一致。目前我国还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可再生能源占比虽然在提升,但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不少,为此需要动员一切力量推进绿色低碳进程,地热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是现实之选。
换言之,地热产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本届世界地热大会对全球地热产业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会发表的《北京宣言》认为,发展地热正当其时,未来地热将会成为全球最受欢迎、最有竞争力的能源之一。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生产大国,一定能继续引领全球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