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能源这条财富快车道上,有些企业很快会成为庞然大物,有些会掉队消失,洗牌很快会到来。处于风口的这些企业名单,哪些公司赚钱能力最强?哪些面临风险?
最近几年,新能源赛道热闹非凡,突飞猛进。但也因此拥挤不堪,赚钱效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特别是2023年,新能源产业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繁荣伴随着泡沫,产能过剩连同价格内卷,分化开始明显,淘汰赛进入加速阶段,赚钱效应开始向头部优秀企业汇聚,更多的企业,生死或许只在一瞬间。
这些趋势,可以从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风电、氢能等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体现出来。
当然,赚钱不易,赚大钱更不易的现象,体现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身上。
从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数据看,A股5306家上市公司,4255家盈利,几近八成,好像还很不错。但标准稍微提高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只是处于盈亏边缘,赚“大钱”的企业并不多。
前三季度利润(归母净利润,下同)超过1亿元的公司只有2315家,还不到一半。
如按照一天赚100万的标准,前三季度273天,利润超过2.73亿元的公司就又少了近一千家——还剩1317家。
如果标准再提高一点,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0亿的企业,不到500家,十分之一不到。
不过整体而言,新能源企业是成长最快、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的行业。
在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0强企业中,如果扣除银行、非银金融上市公司,有6家新能源企业进入净利润前50榜单,分别是宁德时代(第8位)、比亚迪(15位)、通威股份(19位)、隆基绿能(31位)、特变电工(43位)、天齐锂业(50位)。这些企业分别对应新能源行业的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光伏硅料、光伏组件、新能源输变电、锂电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图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去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后,净利润前50排名。
来源:数据宝
这在通信、能源、基建等特许经营占主导的排行榜中,新能源企业的崛起,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然,新能源产业总体崛起的态势,也掩盖不了结构性分化和产业链博弈剧烈的现实。
比如在光伏领域,既有通威股份、隆基绿能这类净利润百亿规模的企业,也有43.5%的光伏产业链企业净利润在第三季度亏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既有比亚迪这种前三季度赚200多亿的企业,也有像蔚来这种在2023年1-6月半年就亏损108亿元人民币的造车新势力。
随着行业内卷加剧,在新能源这条财富快车道上,有些企业很快会成为庞然大物,有些会掉队消失,洗牌很快会到来。我们不妨从太阳能光伏、锂电池、电动汽车出口“新三样”来看看,处于风口的这些企业名单,哪些公司赚钱能力最强?哪些面临风险?
01
光伏:洗牌前夜
光伏产业链涉及环节比较多,产品纷繁,不过大体来看,主要包括硅料、组件、逆变器三个最受关注的细分方向。从三季度财报表现看,光伏行业的业绩增长开始下降,从头部企业到中小型企业,光伏产业链的高歌猛进恐怕要歇一歇了。
在这个转折点关键时刻,一些技术创新比较快,产业链整合比较顺利的企业,明显会占据先机。
从上游端看,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虽然进入前50,但净利润增幅下滑,特别是第三季度下滑厉害。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114.21亿元、163.02亿元,同比增幅为9.15%、-24.98%。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68.11%。
另一个硅料龙头大全能源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78亿元、51.15亿元,同比下滑47.81%、66.09%。第三季度,大全能源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61%。
这两家硅料行业头部企业业绩下跌,跟硅料价格大幅下跌,硅料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有关。
除了上游端之外,整个光伏产业链都出现价格下跌现象,这导致很多光伏组件企业的业绩也开始出现下滑。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组件企业净利润维持增长势头,但单季业绩出现分化。
隆基绿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 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6.94亿元,同比增长6.54%。但第三季度单季盈利退坡,营收294.48亿元,同比下降18.92%;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降44.05%。
天合光能前三季度利润保持翻倍式增长,但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5.37亿元,环比下降13.26%。
光伏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情况。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其他几家光伏组件企业也出现第三季度业绩下滑情况。TCL中环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减少24.19%,归母净利润下滑20.72%;晶澳科技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减少8.23%,归母净利润增加22.87%;阿特斯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减少4.32%,归母净利润增加14.57%;爱旭股份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减少35.30%,归母净利润下滑27.14%。
在这些光伏组件企业中,有两家例外,一个是晶科能源,一个是均达股份。无论是前三季度还是第三季度,业绩都呈现增长态势。
其中晶科能源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0.97亿元,同比增长61.25%;净利润63.54亿元,同比增长279.14%;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14.7亿元、净利润2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53%和225.79%。
晶科能源将业绩增长原因归结为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以及N型TOPCon产品出货占比增加。记者了解到,晶科能源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为52.2GW,其中N型组件占比57%,达29.8GW。
无独有偶,TOPCon电池企业钧达股份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也呈现业绩狂飙。其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6.38亿元,同比增长299.21%;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396.34%。
另外一家横跨光伏和储能的企业也值得关注,那就是阳光电源。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64.15 亿元,同比增长108.85%;净利润 72.23 亿元, 同比增长 250.5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 177.92 亿元,同比增长79%。
这是一家做逆变器和储能的企业,逆变器业务营收占比为40%左右,储能占30%,其他还包括新能源投资开发等。逆变器、储能业务双驱动带动业绩超预期,而且海外业务开拓成绩显著。逆变器业务海外占比在60%以上,储能业务海外占比在80%以上。储能主要以大储为主。
02
锂电:分化明显
锂电行业的业绩,也要分开看。这里既有上游涉及锂矿、锂盐类的公司,也有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的企业,它们受行业调整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上游的锂矿企业。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每吨超过51万元,目前已经跌破15万元/吨,一年不到的时间跌幅超70%。这导致锂盐行业景气度全面下滑。
据统计,纳入Wind锂矿板块的19家涉锂矿、锂盐类上市公司,半年报利润总额合计293.56亿元,同比下降39.44%。
图说:三季报锂电池概念上市公司净利润Top20
来源:投资者网
锂业两大巨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都大幅下降,天齐锂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3.99亿元,同比增长35.52%,但归母净利润80.99亿元,同比下降49.33%。第三季度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降70.89%。
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6.82亿元,同比下降6.99%,净利润60.10亿元,同比下降59.38%。在第三季度,仅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97.88%,而环比下降95%,同环比遭遇双重打击。
从锂电行业前三季度整体业绩看,表现并不像整个行业这么热火,不赚钱的企业也很多。
万得数据显示,77家锂电池概念股中,从营收看,有32家公司出现上涨,有45家出现下跌。如果按照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口径,有27家锂企赚了钱,而有50家锂企亏了钱,在已发布业绩的77家企业中占比6成。
宁德时代无疑是锂电池概念股中的巨头,从营收和净利润的规模来看,宁德时代都是一骑绝尘,前三季度凭借2946.77亿元的营收和311.45亿元的净利润稳居第一,平均下来每天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单季看,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04.28亿元,同比增长10.66%。
亿纬锂能的营业收入在锂电概念股中排名第四,达到355.28亿元,前三季度同时实现了34.24亿元的净利润,排名第三。第三季净利润出现了2.53%的下滑。
做锂电材料的华友钴业前三季度营收约510.91亿元,同比增加4.88%,净利润约30.13亿元,同比增加0.18%。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9.28亿元,同比增长23.37%。
总体看,锂电行业除了上游企业下滑明显外,下游企业业绩比较稳定,波动不大,但分化明显,不少企业出现亏损。
03
电动汽车:比亚迪是最大赢家
新能源汽车领域,烧的就是现金,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在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巨头面前,很难打开市场局面。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从营收还是净利层面看,比亚迪无疑是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最大赢家。
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1621.51亿元,同比提升38.49%;归母净利润104.13亿元,同比提升82.16%。这是比亚迪继去年全年净利润破百亿后,季度净利润首次超过百亿元。
依靠强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亚迪成为中国最能赚钱的上市车企。在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在内的五家头部上市车企中,合计净赚221.43亿元,比亚迪一家的净利润占据了近乎一半。
图说:比亚迪2023年汽车销售情况。
来源:太平洋汽车
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理想汽车的盈利情况也不错。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收入总额346.8亿元,同比增加271.2%。利润方面实现扭亏为盈,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8.1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6.5亿元。加上一季度9.3亿元、二季度22.93亿元的净利润,理想前三季度净利润也超过60亿元。
相对比亚迪和理想,小鹏汽车和蔚来还处于挣扎阶段。
今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收176.25亿元,同比下降18.83%;净利润-90.2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5.30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38.87亿元,单季和前三季度亏损均在扩大。
来源:汽车K线。
蔚来汽车,从2020年-2023年1-6月的财报来看,蔚来累计净亏损300亿元,2023年1-6月半年就亏损108亿元人民币,净亏损率高达56%。
当然,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相当激烈,不仅有特斯拉这种国外企业,还有华为这种跨界公司,再加上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传统汽车巨头,还有一大堆新势力正在地方政府和各路资本加持下进入这个领域,未来如何洗牌,谁将笑到最后,现在还说不清楚。
面对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扰动,新能源赛道产业链如何面对产能过剩和价格内卷的冲击?如何穿越周期,迎接2024新的曙光?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