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二家氢能上市公司来啦——国鸿氢能二次递表终获进展,正评估投资者对香港IPO需求。目前公司估值70亿。
11月20日-21日,氢燃料电池企业国鸿氢能围绕投资者对其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的需求展开评估。这是国鸿氢能科技在港交所进行了第二次递表。
去年11月22日,国鸿氢能首次递表港交所,但在之后的半年有效期内,IPO的进展消息已石沉大海。
本次递表,政策和投资环境都已十分友好——首个国家级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近一年以内氢能行业融资金额超74亿元,数十家上市企业跨界氢能,其中有着中石化、国家电投、长城汽车、神华集团等能源国家队先锋。
从递表至今,时间又已过去半年,国鸿氢能距离上市结果的揭晓引人瞩目。
受地方政府扶持
国鸿氢能并不是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萌新,只比氢能第一股亿华通晚成立3年。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自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均排名第一,2022年市场份额21.9%。此外,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于2022年排名第二,市场份额21.8%。
与亿华通相似,国鸿氢能快速崛起,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据招股书显示,国鸿氢能这些主要股东背后,大多为当地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
例如云浮工业园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国资委、云浮市人民政府国资委、广东省财政厅控股;佛山东平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国资委100%控股;青岛城实由青岛城投控股,青岛城投和青岛新能源由青岛城市建设控股,而青岛城市建设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国资委100%控股;嘉兴氢港背后实际控股方为嘉兴市人民政府国资委(99.99%)与嘉兴南湖(0.01%),嘉兴南湖由嘉兴南湖金融100%控股,池月投资为嘉兴南湖金融股东方之一。
与传统能源企业联营
国鸿氢能在成长历程中除了有地方政府扶持,也得到了多家知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青睐。其中就有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头部企业美锦能源。
2020年-2022年,国鸿氢能获得数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十亿计。在2020年10月,美锦能源较早地通过投资1.8亿元收购公司约9.03%的股权。在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氢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氢能独角兽企业共有6家,国鸿氢能凭借快速融资实力登榜。
与国鸿氢能建立起密切关系的美锦能源,自2022年起加快了布局氢能产业的步伐,依托在煤炭领域的优势布局氢能源,以项目落地、子公司设立、对外投资等多种形式搭建起氢能供应网络。美锦能源不仅选择国鸿氢能作为旗下飞驰汽车的主要供货商,还直接控股持有国鸿氢能5.32%的股份。
而美锦能源旗下的飞驰汽车的另一位股东,云浮工业园,也控股了国鸿氢能。此外,国鸿氢能和飞驰汽车的股东还共用一个董事长。国鸿氢能董事长及法人陈晓敏,还一直掌舵飞驰汽车的控股方鸿运高新技术、佛山汽车运输。
综上,国鸿氢能与美锦能源在开拓氢能产业链方面,形成了产品、管理层和资本的联营。
与传统能源企业联营
得到多方支持的国鸿氢能在销售市场上也如沐春风,近三年营收连增。但是,国鸿氢能采用赊销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快速撑起营收体量,造成了“有营收无现金流”的尴尬局面。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之间,国鸿氢能科技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不断膨胀,分别为2.88亿元、6.49亿元和11.47亿元。在这三年间,国鸿氢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663万元、-5.61亿元和-2.61亿元。
对比来看,同行亿华通过去三年深陷亏损旋涡,同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及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均与国鸿氢能不相上下。
目前来看,氢能在国内的应用主要还是地方政府为主要驱动力,类似十几年前锂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阶段,而在市场化、商业化大规模应用之前,氢能企业实现盈利较为困难。
不过与此同时,整个赛道还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夕,国鸿氢能在国内主要的竞品公司也都还未上市,如果国鸿氢能能在今明两年内完成IPO登陆资本市场,进一步得到资本市场的助力,未来有机会继续发展成为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