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企业 » 企业动态 » 正文

科华数能储能新品领先业界,全项构网型储能并网性能卓越

日期:2024-05-15    来源:科华数能

国际新能源网

2024
05/15
18: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储能电站 储能装机容量 储能电池系统

近日,科华数能面向全球隆重推出全新一代S³-EStation 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据了解,该款新品已率先通过全项构网型储能并网性能测试。就此,科华数能副总裁兼技术中心总经理曾春保接受了记者采访。

应对内卷,技术创新取胜

曾春保介绍说:“科华数能S³-EStation 2.0应用场景主要面向新能源配储和独立共享储能等大型储能市场需求,同时兼顾了部分大规模工商业用户侧需求。”

近三年来,中国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翻倍式增长,储能行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低价内卷、竞争激烈的景象。曾春保表示:内卷的核心是缺乏足够的创新,科华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系统成本的合理下降。在价格方面的内卷只是表象,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懈追求才是内因。

在价格不断下探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技术创新?曾春保认为:“从降本角度来说,PCS本身在系统中占比相对较低,但PCS作为电力电子产品在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核心组成,通过采用新的材料、新的半导体器件、新的算法、新的拓扑、新的电路,可以在系统方面实现多元化多种可能的创新。”

从最早的三相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系列储能解决方案,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系列储能解决方案,到S?液冷储能电池系统S³-EStore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科华数能始终在核心产品的创新性和核心技术上下足功夫。不仅如此,科华数能还足够重视客户需求,直击行业痛点。作为系统集成商,从pack到模组和集成,以及核心的PCS、EMS、BMS等3S系统,科华数能全部可以实现自主可控。在这些领域,科华数能围绕客户的关键痛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客户创造价值,以提升产品的强劲竞争力。

据悉,科华数能S³-EStation 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于去年已经研发和生产,但直到今年4月才发布,就是因为科华数能始终坚持“发布即量产”的原则。在新品发布前,科华数能已完成其全项认证测试,达到量产条件,能够保证发布即量产,且交付的都是是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价值实现更完善的产品。在这次新发布的产品系列中,科华数能的技术团队已经产生了超过100多项的专利,足见科华对创新的重视。

具体而言,此次新发布产品在三个技术创新点领先于行业:全液冷、顶出风和构网型。

全液冷为客户带来更多收益

全新一代S³-EStation 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中的2.5MW储能变流器与5MWh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均采用液冷散热设计。

其中5MWh液冷储能电池系统相较上一代系统,系统辅助功耗平均降低20%,能量密度提升45.35%,结合智能温控算法有效减少簇间电池温升差异,实现整舱温差小于3℃。PACK内温差更是小于2℃,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意味着该款液冷储能电池系统电池衰减率降低10%-15%,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寿命可达15年以上。

不仅如此,2.5MW储能变流器占地仅1.4㎡,最大效率达99.03%,单机支持40℃下110%过载运行,相比于传统风冷变流器方案,PCS功率模块寿命提升25%,同时保障了变流器具有更好的温升效果,能够在50℃环境温度下不降额运行。

液冷是这两年的储能系统制造趋势。曾春保介绍说:“液冷储能系统相对于风冷储能系统,是功率上居于优势地位,在保持跟原来风冷系统尺寸相等时,功率能够提升40%。但是这中间有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在这个储能规模之下,用风冷更灵活,在规模之上,用液冷合适。”

液冷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尤其在新能源车的应用很成熟,在储能领域是近两年用起来的,随着电芯越做越大,储能系统的功率也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集中式产品采用液冷方案。

曾春保介绍说:“科华数能做液冷产品有三年左右时间,但是科华数能有一个其他企业比不了的优势,我们的母公司是科华数据,科华数据重要板块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我们有数十年研究,现在数据中心的集群都是用液冷的处理器。我们已经积累了超过5年的液冷技术应用经验。”

科华数能的液冷技术在行业里面沉淀比较深厚,技术迭代已经经过了好几代,而且已经在多场景支撑新的探索和方案应用,不仅应用在数据中心和储能业务,也应用在超充桩。

顶部出风“开新风”

曾春保说:我们关注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同时也关注客户未关注到的角落,从这些点位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由于储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场站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科华数能针对场站热岛效应,推出了先进的顶部出风散热解决方案。

通过顶出风设计的独特结构,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导出,整站环境温度可降低8℃,液冷机组功耗降低25%。这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还提升了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同时,顶部出风设计可实现PCS进风口温度降低11.7℃,电气设备使用寿命提升50%,确保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曾春保说:“现在各储能系统集成商推出的产品都是侧面出风,科华数能采取顶部出风,是行业第一家。”

采用顶部出风,最基础的考虑是将不能堆叠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如今的储能集装箱不能堆叠,科华数能将这一点特点利用起来,用顶部送风,走在了时代前列。”曾春保说。

全域构网型,主动支撑弱电网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的挑战,科华数能全新一代S³--EStation 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具备惯量、有功/无功功率调节功能和主动支撑电网的能力。目前系统已率先通过全项构网测试,性能卓越。具体来看,有四个技术特色:

强过载连续故障穿越:能够实现连续高低电压穿越3倍过载支撑,在电网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稳定,显著减少停电时间;

自适应宽短路比:系统短路容量比(SCR)低于1.1,SCR1-20稳定运行,弱电网电流谐波小于2%;

网域级黑启动:该系统拥有ms级功率响应和μs级电压构建能力,多协同群黑启,并机均流度小于2%;

高耐受相角突变:适应0-60度相角突变,适应3Hz频率突变,能有效平抑电网波动,显著提升电能质量,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曾春保还透露,事实上15项构网指标,此次新品检测全项满足。“海外的客户也提到科华数能产品质量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产品的指标要求比客户还高。”

曾春保说:“构网型储能系统对客户的收益有重要影响,目前最显性的收益是提升短路容量比能力。接纳光伏发电的电网,要求新能源发电企业要配调相机,配调相机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决短路比的问题,而储能系统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期还降低了运维成本,这就为构网项目带来巨大收益。尤其是微网项目,离网条件下依靠光伏+储能+柴油发电机,构网价值更高。”

他介绍说,科华数能中标的新疆克州300MW/1.2GWh的独立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构网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现场调试。

性能优势:安全可靠 智能高效 精简灵活

除了以上三大技术革新,该系统再次全面提升主动安全(Safe)、智能高效(Smart)、精简灵活(Simple)三大性能优势,在安全性、智能化、集成度上都实现了业内领先水平。

该系统采用三重消防+三级绝缘监测+多点监控设计,大大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融合簇级优化器,配置储能场站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簇间主动均衡,系统可用电量提升5%。

曾春保介绍:“储能电站不能堆叠也意味着所占用空间的扩大,如何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化,提升单位面积之内的功率,每一家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就表现出来了。”

科华数能新品采用标准20尺柜,标准预制化,布局灵活,可满足单台、长边拼接、短边拼接、“田”字拼接等多种场站布局。采用这一布局,100MW/200MWh场站能够实现占地节省16%。

曾春保还重点介绍了科华数能新品的一个性能优势:一键升级和智能运维。

科华数据的智能化一直是强项,除了数据中心业务所获得的经验,科华数能还有一个AI团队,他们实现了发布会上整个全站的一键升级的研发。“原来的系统升级要一台一台调整,几百台设备调整完得好几天。科华新品实现了全站的一键升级,基本上在15分钟内就能远程将PCS、BMS智能化升级。”曾春保说。

在智能运维业务,科华数能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是独立于现在的EMS之外的一套方案。曾春保说:“EMS偏电力调度,主要涉及的是电网的管理跟经营。科华数能的产品针对内部监控能量管理和场站设备健康度检测,另外提供了一套方案,健康度检测里面包含寿命预测、故障预警、故障分析等,能导出报表,提出解决方案。”

科华大储市场占比优势明显

无论是大型储能电站还是工商业储能,科华数能都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科华数能牢牢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在全球市场上,科华数能大型电站和工商业储能产品的占比超过40%以上。

根据CNESA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度,中国市场中,科华数能储能PCS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3;而在全球市场中,科华数能的出货量也同样位居中国企业榜首,行业龙头地位凸显。

两年来,全球储能市场竞争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能在这样的局面中站稳脚跟,并持续扩大占比,在曾春保看来,是因为科华数能具有一项优势:长期主义。

“内卷之下,选择产品,除了产品本身的性能之外,还应考虑产品的可持续性、企业的可持续性。如今储能产品质保是5年,但5年之后是否企业已经被卷出市场都难以保证,更莫谈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曾春保说。

而科华数能母公司科华数据发展至今已经有36年历史,“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科华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在致力于把产品做好的同时,也给用户以信心和恒心,提供未来全生命周期的保障。”

此次发布的新品不仅在安全、配置、成本、效率、运维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显著的优化提升,其灵活布局、全场景的应用覆盖能力,也将有效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