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新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陕西节能减排一线观察。

日期:2024-05-27    来源:延长石油

国际新能源网

2024
05/27
17:0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 陕西节能 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能源保供大省的陕西,如何答好绿色发展这道“必答题”,事关发展大局。

“十四五”以来,陕西聚焦“双碳”目标要求,立足发展实际,印发出台《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陕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陕西省用能预算管理实施方案》等方案举措,明确“路线图”“施工图”,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是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之年。5月13日,陕西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启动节能宣传周活动。记者以此为契机,深入节能减排一线进行采访。

技术“更新换代” 产业提质增效

5月18日,陕西北元化工集团烟气与烧碱制备碳酸钠项目装置正常运转。“按照规划设计,项目一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万吨。”陕西北元化工集团科技研发中心业务主管张明说。

2年前,考虑到企业节能减排及生产经营需要,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投资1800万元建设该项目装置,回收已有生产装置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生产碳酸钠。“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严,我们作为传统化工企业,坚持研发、引进新技术,丰富产品品种、提高资源转化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明说。

工业领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针对省内发展实际,陕西因地制宜,部署重点任务,明确职责和分工,推进工业领域资源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今年,陕西又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纸、纺织等工业重点领域行业开展用能预算管理,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能耗,倒逼企业节能技改,确保“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研发、应用新技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延长石油不断拉长产业链条,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初夏,塞上榆林绿树成荫。延长石油榆能化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的延链项目——石脑油轻柴油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试车准备作业正在紧张进行。该项目将以现有生产装置副产的石脑油和轻柴油为原料,生产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榆能化采用23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将煤、油、气资源综合深度转化,与现代煤化工项目相比,能源转化效率提高了16.88%,碳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7.74%。”延长石油榆能化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介绍。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制造业龙头企业则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智慧工厂”。

在西安高新区,西电智慧产业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个规划建设40多条智能化生产线的“绿色低碳”基地,将有6家企业同时入驻。“按照规划设计,基地产能实现翻番,能源使用节省30%左右。”项目负责人武克耀说,“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基地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双碳’综能示范基地和‘5G+数字化工厂’。”

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陕西着力强化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降碳增效作用,推动绿色化园区、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截至2023年底,陕西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50余家、省级绿色工厂近200家。

2024年,陕西计划新增100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

“绿电”消费攀升 能源结构趋优

“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不仅能节约电费,还能把多余的电卖出去,多一笔净收入。晒着太阳,就把钱赚了。”白河县双河镇居民阮女士说。

如今,在双河镇,居民家中屋顶上安装的光伏板,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定边县,直插云霄的风力发电机与黄土高原上的风景相映成趣。这些风力发电机每转一圈,可发电约5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公斤左右。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双碳”目标下,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陕西正依托资源禀赋,全力打造定(边)靖(边)横(山)、吴(起)志(丹)安(塞)、渭北等千万千瓦级风光基地,以及榆阳、神木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推动建设陕北—湖北、陕北—安徽、陕西—河南等电力外送通道,同步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

截至2023年底,陕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40%以上,创历史新高。2023年,国网陕西电力组织完成“绿电”交易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20倍。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延长石油响应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安排部署,谋划“零碳工程”1吉瓦风光微能网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绿电”15.8亿千瓦时,每年可给油田节约用电成本约1.6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20万吨。

眼下,延长石油在靖边、志丹、安塞的采油厂及采气厂正加速安装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

鼓励、引导企业使用“绿电”,丰富拓展“绿电”应用场景。陕西在用能预算管理实施方案中明确,2024年起,纳入省级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的用能单位年“绿电”(以绿证为准)使用占比须达到全部用电量的30%以上;硅铁、电石、电解铝、多晶硅、工业硅等用电量大的行业用能单位年“绿电”(以绿证为准)使用占比须达到全部用电量的60%以上,并且明确超出年度用能预算的企业,可通过购买“绿电”(以绿证为准)等方式满足用能需求。

政策激励引导,用能单位积极主动作为,陕西新能源开发利用驶入“快车道”。

据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统计,2024年3月以来,陕西新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3月11日11时56分,全省新能源发电电力达到1567万千瓦,历史性突破1500万千瓦大关,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54.3%。

“低碳”生活受推崇 发展底色更亮

5月14日,2024年西安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工作人员向全市公共机构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使用时间,做到人走灯熄;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空调使用,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粮食,并养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的好习惯,自觉做绿色办公、绿色生活的传播者、推动者、实践者。

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居民节约、环保的意识都在不断提高。

“工作两年了,一直是乘地铁出行。最近单位要搬迁,才开始计划买辆车。”在西安高新区工作的李燃说,“周围的朋友都建议我买电动汽车,我自己也这么打算。”

《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研究报告显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且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陕西持续推进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西安地铁16号线一期、地铁2号线二期开通运营,8号环线、10号线一期以及15号线建设提速推进……截至2023年,西安地铁运营线路达9条311公里,2023年西安地铁日均客运量约354.6万人次,客流强度居全国前5;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专项工作方案,指导西安、咸阳、渭南申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督导全省各市(区)加快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替换,支持鼓励有运输需求的企业建立新能源商用车示范线,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

省发展改革委修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组织各市编制完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指导各市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成公共充电站3676座、充电桩6.1万个,实现全省县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全覆盖,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排名全国15;

……

绿色、低碳观念渐入人心,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除此之外,陕西实施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开展低碳引领、绿色化改造等行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明确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30%;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鼓励大型活动组织者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或新建碳汇林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鼓励纳入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通过强化节能降耗等措施节余碳配额,用于支持大型活动碳中和……

全员参与,凝聚起强大合力,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目前,西安市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延安市、安康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榆林市、西咸新区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杨晓梅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