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广东深圳:“碳”索智慧化、精细化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

日期:2024-06-01    来源:央视网  作者:孙倩文

国际新能源网

2024
06/01
14: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达峰 新能源企业 碳排放

5月30日,广东省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绿色发展会客厅之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圳‘碳’索”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深圳如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智慧化、精细化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

打造绿色发展会客厅

全方位展现深圳绿色实践

绿色作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深圳充分发挥碳市场在激发绿色低碳发展动力中的牵引作用,持续建设规范活跃的碳交易市场,全球发展中国家首个启动的碳市场运营十年来,已经建立了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制度,制造业企业在纳入深圳碳市场的十个履约年度中,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48%。

“今年将在全市开展100个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试点。”郭子平表示,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广应用,并网容量已超44万千瓦,加快推动能源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运行等主要环节,全面推进能源消费侧节能降碳,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97.1万辆,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28家。

深圳应对气候变化“碳”索的背后离不开创新。郭子平表示,深圳大力支持生态碳汇和负碳技术创新应用,在蓝碳领域,制定《深圳市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地方标准,截至2023年底完成红树林营造15.48公顷、修复已有红树林103公顷,并率先探索开展了全链条的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同时,还积极推动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等负碳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

“我们将打造‘深圳绿色发展会客厅’栏目,本月起至年底,每月推出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深入讲述深圳绿色故事、绿色案例。”郭子平介绍,会客厅后续还将推出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数字能源等系列主题活动。

绿色“碳”索持续上新

多维度助力发展全面转型

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产业的认定与识别。郭子平表示,《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的出台,构建起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规则体系。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宏介绍,深圳“获得电力”指标自2019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启动以来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平均停电时间连续两年小于20分钟,2023年仅10分钟,保持全国领先,优于纽约、巴黎等国际城市,福田中心区更是进入毫秒级。

“2023年11月,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全国率先推出六大绿电绿证服务产品。”谢宏表示,在绿电绿证交易撮合服务领域,今年1-4月,深圳绿电交易电量和交易用户数均创全省最高,绿电交易电量3.8亿千瓦时。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郭力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核算标准统一、核算模型统一、数据库统一、认证实施规则统一、认证标识和证书统一。目前,欣旺达、华为技术、联想、华宝新能源、全棉时代等95家企业已通过平台获得231张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其中电池及储能行业22家企业获得58张认证证书。

在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方面,深圳市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张谦表示,深圳将着力推动“国际红树林中心之友小组”26个国家签订《关于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协定》,推动《国际红树林中心东道国协定》的签订;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加快编制出台《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5年)》,大力推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