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驻智利大使牛清: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日期:2024-06-06    来源:外交部

国际新能源网

2024
06/06
15: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产能 光伏组件 中国新能源产业

2024年6月4日,驻智利大使牛清报在智利合作社电台网站发表题为《中国“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的署名文章,强调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来自于开放竞争中历练,而非靠所谓“补贴”,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重要贡献。美西方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不符合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目的是构建“中国威胁叙事”变体,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维系其全球经济霸权,不仅无益于本国产业转型升级,更会危及全球产供链稳定和应对气变努力,造成“多输”局面。全文如下:

近来,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大肆炒作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声称中国产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向全世界出口”“危及西方产业”,鼓吹限制中国相关产品出口。美国甚至打着所谓“国家安全”幌子,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进口关税,企图完全将中国产电动汽车拒之门外,保护自身缺乏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其实,说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经济规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首先,中国新能源产业本就不存在产能过剩。什么是过剩?产量超过需要才叫过剩。近年来,中国产电动汽车出口增长迅速,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产销两旺,这正是全世界对中国产相关产品需求旺盛的表现。而且,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是全人类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各国共识。据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将达4500万辆,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820吉瓦,分别是2022年的4.5倍和4倍,现有产能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降低,是对全球绿色转型的贡献,那些高喊“减排降碳”的国家应向中国学习。

其次,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并非靠政府“扶持”得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中国“新三样”明星产品出口增加,根植于中国完善产供链体系、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技术创新和充分市场竞争形成的比较优势。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国家,中国强大的产业配套覆盖新能源产业各环节,一家新能源车厂在4小时车程内就能找齐配套零部件供应商。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而非靠所谓“补贴”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相反,谋求不正当竞争优势是正是美方自己。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向本国新能源产业提供数千亿美元补贴,严重歧视其他国家产品,构成不正当竞争。

第三,批评中国“输出过剩产能”是典型的双标。一国对外出口产品不叫“输出过剩产能”。中国“新三样”产能虽高,但优先保障国内消费,没有大规模对外输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去年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有12.7%用于出口。相比之下,德国汽车出口占产量的80%、日本占50%,美国占25%。另外,一种产品在国外市场售价低于其国内售价才可能叫“低价倾销”或“价格扭曲”。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平均售价超过3.1万欧元,是国内价格两倍,何来“低价倾销”或“价格扭曲”?就算中国“新三样”出口大于内销,也不能因此被认为“产能过剩”。按此逻辑,美国波音飞机、苹果手机、大豆、军火,都严重“产能过剩”,那些攻击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人怎么不作声?

美西方自已无视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反而给中国扣上“输出过剩产能”帽子,目的是通过构建“中国威胁叙事”变体,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以便自己垄断高端产业,维护全球经济霸权。美西方将产能等经贸问题政治化,既无益于本国产业转型升级,更会危及全球产供链稳定,破坏全球气候议程,造成“多输”局面。这种企图和做法不仅不道德,也一定不会得逞。

面对气候变化等全人类共同挑战,各国是相互依存、融合互助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全球产能格局的最优解和唯一正确选择。全球绿色转型孕育着广阔市场空间,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我们愿同包括智利在内的各国一道,携手进步,共享机遇,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让自由贸易、良性竞争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明亮底色。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