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北部滩20万千瓦风电项目
河西走廊,绿洲遍布,自然资源富集,与青、新、宁、内蒙古相接,通道地位格外重要,是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油东送的能源主动脉。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沉睡的“宝藏”,不断被唤醒,为我国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坚实保障。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北部为合黎山地,中间为绿洲平原,是我国风能资源富集、开发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全年有效风速时数7358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84%。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承建的高台北部滩2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电场区地处祁连山北麓,21台风机点位分布在沟壑纵横的49平方公里基岩山地区,地形陡峻,多为“V”型谷,高差约在100-300米之间。
“回想历经4个小时才爬上来的崎岖山地,我整个人都是懵的,心里很是没底。”34岁的项目经理刘海金在A44点位风机吊装现场,回忆起第一次进山勘测时说道。
如今,项目冲刺在即,8月下旬将完成首次并网。
迎风而上 打退 “拦路虎”
从县城驱车1小时达到371乡,眼前景象换了模样:无边的戈壁荒漠,布满风力发电机组成的“白色森林”,勾勒出雄浑壮阔的画卷。
项目21台风机点位,坐落在49平方公里的21处山头,东西长约17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设计道路32.06公里,蜿蜒横布在沟壑之间。“2023年11月,我们勘测小分队在每天接近18公里的徒步摸排,连续6天走完一遍后,心里才算有了底。”项目生产经理张强回忆道。
项目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如何打通这32公里的施工道路,让重达140吨的机组,长达94米的叶片等大型材料设备能顺利运上山头。望着崎岖群山,大家不禁“望山兴叹”。“拿起仪器,背上干粮,咱们进山勘测!”刘海金带着5人即刻进山摸排。“由于项目的风机点位均在山脊、山顶,我们经常需要迂回攀爬,来来回回布置标记、观察地形后再记录。”项目安全总监褚志柏说,“上山的路特别难走,山体表面风化岩松动,着脚点非常容易踩空。”拿着图纸,勘测团队在49平方公里的山地,一个点位一个点位攀爬下来后,经过数据的整合测算,一切才有了头绪。
背山处,距离A04-2号风机点位,是山下到山上最易打通的路段,项目团队反复研究后决定,最先开挖一条反向4公里的辅道。因该片区山体多为花岗岩,异常坚硬,常规机械施工方式难以破除。项目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因地施策,确定采用机械设备配合爆破的方式,打通施工通道。“经过多次测算,我们选定了最优的布设路线,同时确定爆破点和爆破参数。”项目技术负责傅天鑫说道。32公里道路被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六个作业面同时施工。4个月后,路通了。
乘风而起 架起“大风车”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河西地区使用风机的功率呈量级增长。技术更迭,昔日体型瘦小的风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风机叶片最长长度已近百米,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风机机舱重140吨,塔筒高110米高,拼装起来后,叶轮直径可达193米。”刘海金说。如何把这样超重超高超长的“巨无霸”安全运输并完成吊装,成了项目的又一难题。
为此,项目团队联合交通部门多次现场调研,制定临时交通管制方案,排查可能影响通行安全的各类隐患,制定最优通行路线,为运输车队开辟“绿色通道”。
运输风机叶片的车辆进场区后,为到达山顶上的安装点位,需换用扬举运输车拉运。“每个运输车上山,我们都要随车开路。”项目设备负责李小强常常随行,开路这项工作,他最有发言权。当遇到其他山体和障碍物,项目人员需要及时和司机沟通,通过调节车上液压装置,调节叶片纵向角度。同时,因山地坡度陡峭,每辆运输车要用4-5辆大型装载机串联辅助前进,遇到过陡的坡道,同样需要装载机牵引。
此时,人类的协作能力,在山川面前,显得特别像某种穴居昆虫——千军万马抬着翅膀穿行在丛林小道。就这样,一个个风机组件如期抵达山顶现场。
机组到达现场后,新的问题又摆在众人面前:如何吊装?因山顶平面空间有限,项目团队需要提前精确计算每个数据,并根据风机的类型、尺寸、重量和现场地理情况,编制详细的吊装方案和施工安全措施。此外,施工前的平面布置、设备材料进场和风速预测等准备工作也要同步展开。
“这是我经历过的难度最高的一次技术方案编制,现场的每个实景点位,我们都要在方案里体现,做到百分百还原。只有编制最精确的方案,才能指导现场按图施工。”项目技术负责傅天鑫说。安装后叶轮直径达193米,为保证轮毂和叶片安全拼装,技术团队详细勘测周围山体数据,项目削山凿壁,使得这庞然大物得以在有限空间里顺利拼装。
“叶片和轮毂吊装时的风速必须要小于10米每秒。”安全总监褚志柏介绍。风速是影响吊装的关键,而这片山脊在风季的平均风速可达到每秒18米以上,这让风机安装挑战重重。
“现在风速是9.8米每秒,窗口期到了,可以启动吊装!”指挥员一声令下,巨型履带起重机用它124米的“长手臂”配合专用吊索具,将直径达193米的叶轮组缓缓吊至离地110米。要实现精准对接,吊装过程中需不断地进行“微调”,在地面指挥人员与吊机驾驶员的精准配合下,轮毂与机舱实现完美对接。
逆风而行 挑起“责任担”
风电项目建设一般都远离闹市,条件艰苦,生活枯燥,甚至连电话都打不出去。“这里没信号,我们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见面或者喊山。”项目青年职工王旭升笑道。在远离城市的沙漠中,放眼望去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海黄浪和光怪陆离的风蚀地貌。“在这里干工程,得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而担起这份责任的高台北部滩2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在这里,他们与风沙作伴,与荒漠戈壁为伍,在荒原上追风而行。
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练,项目95后职工傅天鑫、赵胜杰、刘大宁快速成长了起来。如今,他们不仅是项目业务负责,更是项目“学生仔”们的好师傅。
汪如轩是去年进入项目的新员工,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已经快速适应了戈壁滩生活。如今工作中,他们能全过程跟进施工过程,已俨然一副“老师傅”模样。
”施工期内,我们经历了酷暑和严寒。夏季最高温度达到40摄氏度,冬季接近零下30摄氏度。”施工员刘大宁说道,“去年12月17日,项目第一个风机基础浇筑,我们做好了所有冬施准备,但当晚天气骤变,混凝土在将近2个半小时的远距离运输后到达现场,800多方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已经开始,圆形基础没法停。为防止泵管和浇筑基础冻住初凝,我们把能用的棉被都拿上了山,连收连盖,才保障了顺利浇筑。”
谈起经历和收获,几个年轻人有说不完的话:“能从设计、施工管理、生产准备全过程跟进咱们公司首个风电项目,这对我今后帮助很大。”赵胜杰说道。“印象最深刻的是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方案,解决了机组吊装问题。有了经验,后面的工程建设会顺利很多。”傅天鑫补充说。“别看现在荒芜一片,等到风机并网后,这里每年将提供清洁电能4.3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3万吨。”汪如轩笑言,“我的梦想,就是为这戈壁添‘绿’赋能,让家乡能够乘风而起。”
据悉,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八月下旬将完成20万千瓦全容量首次并网。遥望远处,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等风车转起来后,绿色电能会通向千家万户,这片土地也会因新能源产业而璀璨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