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发布宁东基地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
文件指出,更新改造能源行业设备。推进煤矿智能化升级,提升采掘成套装备智能控制水平,强化煤电机组能效监管,对达不到能效限额要求的,实施“上大压小”或淘汰退出。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供热、节能降碳改造“三改联动”。开展老旧光伏电站升级试点,提升发电效率。到2027年,煤矿设备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1034台(套),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累计完成改造635万千瓦、达不到能效限额要求的产能全部淘汰退出。
原文件如下:
宁东基地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改造,助力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主攻方向,坚持“严格标准、注重实效、有序推进、确保安全”原则,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27年,重点领域完成改造投资200亿元以上、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转型比例均达到9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更新改造。
1.更新改造工业领域设备。
(1)分类提升设备能效。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第四批)》等标准,淘汰高耗能落后电机2293台、变压器9台、机泵81台、风机5台、换热器79台、塔炉类设备8台、其他设备9台。有序提升低效用能设备,根据《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等标准,更新改造能效水平偏低的超期服役机泵47台、风机21台、空压机1台、换热器68台等设备。到2024年底,重点领域淘汰类设备全部更换为达到节能水平的设备。2025-2026年,重点领域低效设备全部更新,超过70%规模以上企业完成设备高端化升级。(经济发展局负责)
(2)有序更新先进设备。以即将达到设计工作年限或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设备为重点,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适用设备,推动企业从使用单一设备向成套设备、智能化生产线转变,更新改造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机泵、空压机、锅炉、换热器、冷水机组、塔炉类设备、电厂设备、成套装置(系统)、其他设备共3000台/套以上。到2027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一轮设备更新改造,先进设备使用率达到7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用能、输配电设备全部采用高效节能绿色装备。(经济发展局负责)
(3)加力推动绿色化改造。对标对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节能减煤加氢行动计划(2021-2025年)(修订版)》《宁东基地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的实施方案》《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再提升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实施区域能量耦合、绿色能源替代、能量系统集成优化、高效精馏提升、高效节电优化等节能降碳改造。2025-2026年,每年开展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工程10个以上,重点领域超过70%规模以上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累计建成绿色工厂10家;到2027年,煤制烯烃(MTO)、水泥行业产能全部达到能效标杆水平,重点领域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的装置按规定年限淘汰退出。(经济发展局负责)
(4)更新改造用水设备。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再生水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化工、建材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到2027年,年用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建成节水型企业比例达到95%以上。(自然资源局负责)
2.更新改造能源行业设备。推进煤矿智能化升级,提升采掘成套装备智能控制水平,强化煤电机组能效监管,对达不到能效限额要求的,实施“上大压小”或淘汰退出。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供热、节能降碳改造“三改联动”。开展老旧光伏电站升级试点,提升发电效率。到2027年,煤矿设备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1034台(套),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累计完成改造635万千瓦、达不到能效限额要求的产能全部淘汰退出。(经济发展局负责)
3.更新替代交通运输设备。加快推进充换电站、加氢站、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淘汰国五以下排放标准重载货运车辆,支持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为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持续在煤炭、化工原料、工业固废、综合货运运输等重点应用场景推广氢能、换电重卡运输示范,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稳步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到2027年,氢燃料电池重卡保有量力争达到100辆并逐年稳步提高,累计建成综合能源站10个左右,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企业新增或更新的通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不低于80%。(建设和交通局、国网宁东供电公司、宁东新能源公司、宁东开发投资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4.更新改造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以外墙保温、门窗、供热装置等为重点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序实施供热计量改造。统筹实施城镇燃气、供热、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开展镇区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到2025年基本完成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任务。推进自来水厂及加压调储供水、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更新,加快建筑施工设备更新淘汰。(建设和交通局负责)
5.提升教育文旅医疗领域设备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幼、小、中学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先进教学设备。推进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文旅设施更新换代、产品创新和系统升级。有序推动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和病房改造提升,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能力提档升级。(社会事务局负责)
(二)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赋智赋能。
1.加快实施“三化”改造。推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安全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自主实施全装置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气化炉、再生器、机泵等主要设备全参数状态监测及预测性维护,推进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鼓励采用智能巡检系统替代人工巡检。到2027年,实现气化炉、再生器、机泵等主要设备全参数状态监测达100%以上,打造机械化换人、设备智能巡检等示范场景100个以上。(科技和信息化局、宁东科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开展互联网+安全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生产工艺控制、安全管控、质量检测、仓储物流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提升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应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字双预防平台等,充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降低高危场所、岗位现场作业风险,预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每年打造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不少于5个,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于2个。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转型比例均达到90%以上。(科技和信息化局、宁东科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人工智能驱动。推动将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生产调度优化、过程模拟仿真、运营管理决策、安全管控等典型场景,催化一批低成本、高价值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培育若干技术能力强、服务品质优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构建细分行业大模型,面向新材料研发、供应链优化、价格预测等应用需求,加快大模型技术深度创新。到2027年,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研发企业10家以上,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安全生产企业50家以上,培育细分行业大模型10个以上。(科技和信息化局、宁东科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依法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安全标准要求的生产装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7号)《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一批)》(应急厅〔2020〕38号)《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应急厅〔2024〕86号)《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5年第一批)》(安监总科技〔2015〕75号)等要求,组织企业对照目录全面自查,彻底摸清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底数,依法淘汰工艺路线或主体设备列入淘汰类或禁止类的装置设备。依法淘汰没有经过正规设计,且没有开展安全设计诊断的装置设备。依法淘汰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满足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36894)规定的风险基准要求,且无法整改的装置设备。依法淘汰连续停运5年以上,存在重大隐患且无法整改的装置设备。依法淘汰核心反应器或主要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累计监控使用时间超过3年且无法对缺陷进行处理的装置设备。(应急管理局、宁东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改造提升在役装置和储罐。按照“一装置一策”、“一罐一策”,按年度、分批次改造提升在役装置和储罐,建立设备更新储备项目库和台账目录,做到应改尽改、能改快改,确保核心反应器、压力容器等各类特种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对于投产运行20年(含)至30年(不含)的生产装置,依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逐一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复核,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安全改造。对于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使用超过20年的压力容器,严格执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关于年度检查、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合于使用评价)的有关规定。对于投用运行不足30年(不含)的常压可燃、剧毒液体储罐,应加强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进行隐患治理和改造提升。(应急管理局、宁东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加大安全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在全社会层面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等改造升级与配备。针对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紧急生命救护以及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可靠的安全装备,提升整体安全防范能力。(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社会事务局、宁东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提升本质环保水平。
1.加快老旧失效环保设备更新改造。围绕污染防治、环境应急、环境监测等领域,建立设备更新储备项目库和台账目录,分级分类补齐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污染防治设备,持续巩固拓展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加密在线设备巡查检查频次,倒逼重点排污单位故障率高、有效数据传输率低的老旧在线监测设备更新。持续提升工业污水零排放建设成效,推进化工园区化工生产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企业雨水排放口监管改造,更新完善突发污染事故多级防控设施设备,建设突发污染事故多级防控体系。(生态环境局负责)
2.推广先进适用环境保护技术装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化工、煤炭、煤电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环境污染防治设备专用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脱硫、脱硝、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及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高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装备,固废和危废处理等技术装备,积极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与治理工程试点示范,不断提升环保装备标准化、成套化、自动化水平。(生态环境局负责)
(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畅通废旧产品设备资产交易,推动产品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与规范化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依托有条件、有资质、有规模的资源回收利用集中区,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废旧产品设备精细拆解、复合材料高效解离、有价金属清洁提取、电池材料回收等先进技术,推动废旧产品设备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再生利用。(经济发展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推动政企联动,研究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建立设备更新项目库,实行动态更新调整。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等专项资金,研究出台设备更新改造扶持政策。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用能、用地、用水、用电保障,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提升创新能力支撑,加大关键设备和软件攻关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国产设备和软件的推广应用与迭代升级。(经济发展局牵头,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
1.宁东基地淘汰落后设备清单
2.宁东基地低效设备清单
3.宁东基地绿色低碳节能改造项目清单
4.宁东基地数字化转型改造项目清单
5.宁东基地本质安全环保水平提升改造项目清单